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作同安守,蹇足信所便。


胸中无水镜,敢当吏部铨。


恨此虚名在,未脱世纠缠。

松柏生涧壑,坐阅草木秋。


金石在波中,仰看万物流。


抗脏自抗脏,伊优自伊优。

元之如砥柱,大年若霜鹗。


王杨立本朝,与世作郛郭。


观公有胆气,自可继前作。

事随世滔滔,心欲自得得。


杨君为己学,度越流辈百。


坐扪故衣虱,垢袜春汗黑。

山围少天日,狐鬼能作妖。


睒闪载一车,猎人用鸣枭。


小智窘流俗,蹇浅不能超。

虚心观万物,险易极变态。


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


侍中乃珥貂,御史则冠豸。

桑舆金石交,既别十日雨。


子舆裹饭来,一笑相告语。


杨子困箪瓢,诸公不能举。

清静草玄学,西京有子云。


太尉死宗社,大鸟泣其坟。


寂寞向千载,风流被仍昆。

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终藉一汲黯,淮南解兵交。


杨子有直气,未忍死草茅。

杨君清渭水,自流浊泾中。


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


男儿生世间,笔端吐白虹。

匹士能光国,三孱不满隅。


窃观今日事,君与古人俱。


气类莺求友,精诚石望夫。

全德备万物,大方无四隅。


身随腐草化,名与太山俱。


道学归吾子,言诗起老夫。

道常无一物,学要反三隅。


喜与嗔同本,嗔时喜自俱。


心随物作宰,人谓我非夫。

鱼去游濠上,鸮来止坐隅。


吉凶终我在,忧乐与生俱。


决定不是物,方名大丈夫。

甘井元依庙,平湖亦近城。


幅巾朝食罢,芒屩雨中行。


扰扰初何事,悠悠毕此生。

晚岁有馀乐,天教一向闲。


嵩阳百口住,岭外七年还。


卜宅先邻晏,携瓢欲饮颜。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缘简策。


八月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鱼吹白。


新除戚里外诸侯,况喜上宾开右席。

释事出县閤,初闻兹山灵。


寺扉隐天色,影刹遥丁丁。


碧峰委合沓,香蔓垂蓂苓。

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


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


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

十年共艰难,老友杨明府。


贤令实所赖,拙守何足数。


尚忆纷纭初,天地沸鼙鼓。

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


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


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

有美一人升秋堂,木犀花中清言香。


熊皮端坐雪衣洁,兔颖疾挥葱指长。


琥珀味浓酒溢□,□□价重书盈箱。

谁实生成之,谚谓慈父母。


彼锦衣玉食,及朱弦镂簋。


公但宝一砚,百倍似胜汝。

今日到桐庐,登堂拜寿母。


□□□□□,□□□□□。


人间富豪儿,吾事弗如汝。

阒其禅老居西堂,岂有门人拈瓣香。


葛巾漉酒笑元亮,石室紬书输子长。


勿嫌临邛家四壁,犹堪樊川月一箱。

东京扇廉耀,风流逮当涂。


时子牧淮甸,解犊振清模。


介石似灭顶,千载不数夫。

天西白云天东飞,乌台春之乌依依。
高堂游子归未归。


堂前春草生春晖。

识得安阳捧檄心,趋庭乐事在鸣琴。


簿书不废晨昏节,菽水宁须暮夜金。


椿树八千开寿域,甘棠百里遍清阴。

山下柴扉不浪开,杨生端为老夫来。


欲报封君无一事,只将枉句赠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