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

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天公水墨自奇绝,瘦竹枯松写残月。


梦回疏影在东窗,惊怪霜枝连夜发。


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

枯木萧疏下夕阳,漫烧飞叶煮黄鲿。


与君且作忘形醉,明日驱驰汗浣裳。

绿云飞兴风翎长,翠葆轻摇玉节香。


旧曲不弹瑶瑟怨,秋风秋雨梦潇湘。

翠竹并奇石,苍松留古柯。


明窗坐相对,试问兴如何。

海内文章非画师,能回笔力作枯枝。


豫章从小有梁栋,也似郑公双鬓丝。

烂肠五斗对狱吏,白发千丈濯沧浪。


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百年蟠木老聱牙,偃蹇春风不肯花。


人道心情顽似汝,不须持向我侬夸。

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清风飒然吹四邻。

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


眷此屈曲形,拥肿又空中。


身为蝼蚁家,根作蛴螬宫。

干排风雨三千尺,根老冰泉八百年。


不用江头唤元绪,何妨湖上识神仙。

丛筱倚乔柯,秋阴雨尚多。


风霜莫摇落,留荫石边莎。

道人写竹并枯丛,却与禅家气味同。


大抵绝无花叶相,一团苍老墓烟中。

诗成手八叉,僧意欲笼纱。


不敢轻枯树,春来不放花。

小干学鱼叉,空心蚁窦纱。


参天今百尺,不解作飞花。

墨颖作丛叉,流阴映牖纱。


更直添一种,数朵古藤花。

长幅小藤又,题诗挂帐纱。


万枝无一叶,留得雪为花。

斯人不复有,累世或可期。


每于丹青里,一见如平时。


坏障尘得入,惨澹令人悲。

荦确有岱华势,轮囷无斤斧痕。


我来翻君古锦,老眼洗尽眵昏。

老龙出海苍髯须,营丘枯木天下无。


回枝屈铁堕崖雪,涧底应拾青珊瑚。


明堂清庙要梁栋,朔风吹沙泽腹冻。

三十年来认得真,吉凶无据自无情。


鹊声纵好非归计,塞耳春风第一声。

内苑春风万树皆,文鹓掠彩艳心谐。


寒山古木啼清怨,只有梅斋与木斋。

便得春风也是枯,藤萝不挂尽萧疏。


遥知练鹊过新绿,只似河阳掷果图。

未辨斜阳与暮烟,枝枝不堕早春前。


此中无放莺啼处,留待桃花二月天。

可怜白头翁,振羽一枯木。
莫诉春风饥,早晚樱桃熟。
阴崖虎豹露须牙,元是枯槎著藓花。
不向明堂支万祀,玄冬苦节未须夸。
色借苍苔古,春随野蔓空。
回看五陵上,无树起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