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经年簿书无少暇,款段今朝欣一跨。


瑞草桥边水乱流,青衣渡口山如画。


老翁醉著看龙钟,小妇出窥闻娅奼。

裂面霜风快似镰,重重裘裤晚仍添。


梅当官道香撩客,山逼篮舆翠入帘。


男子坐为衣食役,年光常向道途淹。

江边龙庙何年作,白浪花中插朱阁。


朝暾渐上宿雾收,春气已动晨霜薄。


我来倚栏一怅然,芦花满空如柳绵。

落日汉陵道,初寒惨暮飙。


遥看山口火,暗渡洛川桥。


不见新园树,空闻引葬箫。

水夹横堤柳万株,雨馀新沐更新梳。


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

清晓新凉惬老怀,只愁傔从可怜哉。


泥行寸步无由到,雨去前山却复回。

雨入秋空细复轻,松梢积得太多生。


忽然落点拳来大,偏作行人滴伞声。

行穿诘曲更崔嵬,野店柴门半未开。


皂荚树阴黄草屋,隔篱犬吠出头来。

君看人迹蝶来轻,踏得林间路作坑。


古路今人行不得,一时移上上头行。

斫地烧畬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


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不但秋原雨冒田,坐看平地路成川。


隔田山下青松外,不见人家只见烟。

雨入秋田恰及时,禾头相枕卧相依。


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

可堪衰病两相缠,更苦悬车尚五年。


羡杀雨中山上水,留它不住竟归田。

梦中一夜雨浪浪,晓过田间尚雨香。


塘水溉田能几许,雨馀田水却归塘。

村村篱落总新修,处处田畴尽有秋。


一段农家好风景,稻堆高出屋山头。

三辅行将遍,孤城客久稀。


朔风深引幔,寒日淡沾衣。


何物人堪老,浮名计总违。

断桥两涯流水,孤村一带平芜。


乡梦初惊唤渡,每怀想见乘桴。

云去竹间露坠,风来草际波生。


忽逐黄牛别垄,惊飞白鹭一行。

树杪鸠鸣雨霁,稻畦秧送风凉。


欲采楚襟香草,已辞越橐难将。

春草气蒸行李,朝花露滴征衣。


怅望平原雨湿,欲寻旧路云迷。

雨跳浊水千沤乱,风过桥林万弩齐。


顷刻埇桥斜景在,市人来去两虹霓。

一树棠梨溪水头,飞花片片逐溪流。


行人过尽斜阳暮,何处飞来双锦鸠。

早禾登架晚禾青,雨后官塘处处平。


山马未明行木彴,水牛亭午卧深坑。


人家总在林间住,生计惟凭陇上耕。

天付红颜,便交付、一生愁绪。
浑不管、飘帘落溷,名花无主。
玳瑁才栖梁上燕,胭脂又吼闺中虎。

一片青毡,遮不足、万千风雨。
止落得、飘零书剑,头颅如许。
老大长充村学究,科名不到刘司户。

岁莫提兵出洞心,野人鸡犬静无音。
飘萧两鬓冲云湿,兴与樵夫论浅深。
涓涓流水两三湾,风竹铿铮杳霭间。
闲坐笋舆烟外去,不知身世在南蛮。
草桥南去是吾家,十里青青官柳斜。
旧曲何人歌骤雨,荒亭无地问匏瓜。
听来野树多啼鴂,望里居民半艺花。
山光分远近,云气异朝晡。
过客俱能赋,开轩即是图。
秀出千黛螺,飞来半空雪。
天光净渟渟,秋声来淅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