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梅子褪花时,直与黄梅接。


烟雨几曾开,一春江里活。



富贵使人忙,也有闲时节。

山城作吏老堪羞,衫色尘昏鬓色秋。


敛版那供新贵使,闭门聊与数公游。


至人不死阅千劫,大海无穷环九州。

道傍小树复低枝,摘尽青梅肯更遗。


偶尔叶间留一个,且看漏眼几多时。

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来访深隐。
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鸥鹭相看如瘦,近来不是伤春病。

子真实吾祖,耿介仕炎汉。


权臣始擅朝,忠良被涂炭。


辇下莫敢言,上书陈治乱。

一株梅子,正累累、粉红墙后。
问叶底枝头,为谁酸楚,却又为谁消瘦。
太息春归谁来问,记不起、莺花如绣。

东南山水窟,钱塘吴越都。


吾人神仙后,厌直承明庐。


一舸去莫挽,落帆风月湖。

忠臣本爱君,仁人本爱民。


宁知贵与贱,岂计名与身。


梅生为一尉,献疏来君门。

日澹还收,云低不落,轻寒轻暖轻阴。
正珠弦响涩,宽褪湘琴。
兽炉潮晕香迟起,似泼水庭户愔愔。

名士安卑官,居然有狂意。


入甲岂非龙,何必垂天翅。


祝融不受职,朝廷多灾异。

烧笋园林,渐晴乍雨初,时候将息。
试小卷帘旌,绿尘无力。
三尺回纹藤枕,春来几与香云隔。

世事何曾有到头,此心安处便休休。


田园竟老陶元亮,乡里谁如马少游。


乐施轻财知气概,飞觞举白见风流。

微糁晶盐味更多,儒酸也备席珍罗。


调羹至竟无他术,鼎鼐功成一味和。

梅子黄时雨未停,论筐分饷再丁宁。


人间别有酸心处,浸透曹公醋一瓶。

烟柳双溪,展残卷半窗,丛话渔隐。
逗夜雨朝晴,四乡蓑影。
沙上飞禽知我意,劝延山翠疗诗病。

风褪柔英,雨肥繁实,又还如豆。
玉核初成,红腮尚浅,齿软酸微透。
粉墙低亚,佳人惊见,不管露沾襟袖。

月破冥冥雨,枝摇闪闪黄。


口中先水出,衣上带花香。

竹外溪头手自栽,群芳推让子先开。


好将正味调金鼎,莫似樱桃太不才。

云宿江楼,爱留人夜语,频断灯炷。
奈倦情如醉,黑甜清午。
谩道迎薰何曾是,簟纹成浪衣成雨。

墙绕冬青,记联袂旧游,来问邻里。
讶照水离披,隐枝酸子。
低舫闲眠消酒困,骤听急雨跳珠碎。

春事已随花事残,东风急处省凭栏。


枝头青子生来苦,守得黄时也自酸。

旧日曾闻都水监,明时已属泮宫祠。


水通窊地生荷叶,门倚回堤出柳枝。


桥外行人看习射,座隅童子解歌诗。

道上人家梅子枝,背春还复叶离离。


诗翁触物俱归思,不用风前叫子规。

一枝绿萼冠群芳,潇洒犹疑楚岸傍。


香骨瘦来冰蕊细,梦魂清处月波凉。


赓酬便合成千首,醒醉宁须计百觞。

当年同听白门鸦,别后风烟几岁华。


万里飘零逢潞水,一官牢落傍长沙。


新愁绿岸帆前柳,旧事青楼梦里花。

宝剑逢人脱赠轻,平生肝胆片言倾。


千秋白社工文客,半世青楼薄幸名。


枕上杨花今日泪,渡头桃叶旧时情。

云随枉渚月依岚,末宦低头几不堪。


顾我伧翁宜塞北,因君梅子忆江南。


君乎学问二刘比,南北该通酸自甘。

奇字无堪问,何当载酒来。
池光摇拂麈,柳色映传杯。
渭北人怀李,吴门客姓梅。
案牍元多暇,知交亦自稀。
径深芳草没,门静落花飞。
胜赏春将尽,行游愿屡违。
有客丰神照秋水,胸中磊落谈名理。
仙隐如传仙尉家,吴趋大类吴门市。
自言负俗寡所谐,难遣风云入壮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