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

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

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

山房牙签三万轴,六丁下取归群玉。


空馀坡老枯木枝,雪骨霜筋插云屋。


楞伽老僧怀两贤,作堂要与祠千年。

天聪已许一言悟,年少悬知万卷开。


珍重当时读书处,低回空有后人来。

喜陪后骑陟崔嵬,竹里泉鸣古寺开。


吟罢苏仙头白句,天风更送好诗来。

山北山南劫火馀,如何留得此僧居。


可怜钟阁三枝竹,无复山房万卷书。

天围欲尽三千界,地险真成百二关。


不向中峰最高处,诸君元未识庐山。

朱砂峰下楞伽寺,白发僧生乙丑年。


乞我一杯清净水,为扶脚力上层巅。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歌台。

碧树苍苍茂苑东,佳期迢遰路何穷。


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


门掩竹斋微有月,棹移兰渚淡无风。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树隔夫差苑,溪连句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吴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


微雨荡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踪欲探讨,灵物先瘵瘼。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清远登高台,晃朗纵览历。


濯泉唤仙风,于此荡灵魄。


冷光邀远目,百里见海色。

清远登高台,晃朗纵览历。


濯泉唤仙风,于此荡灵魄。


冷光邀远目,百里见海色。

庭前柏树手摩挲,世寿宁如释腊多。


何物与师相伴住,楞伽山色石湖波。

千蕖无蒂著岩坳。
飞帘喷雪消。
湿云双束怒厓高,春湍不敢豪。

藏书阁在已无书,山色依然满旧居。


留得妇人三墨竹,金钟声里尚扶疏。

老僧元不服朱砂,境静心灰寿自遐。


庐阜招提三百所,只馀折桂与楞伽。

涉水穿云一径迂,朱砂峰下访僧居。


鸟鸣蝉噪更幽处,中有人藏万卷书。

难平牛斗雁回翔,峡入楞伽月未央。


侧闪云根沙印玉,斜开珠浦地成璜。


高分诡异悬罗绮,细染玄黄是雪霜。

萝径入苍霭,钟声来翠微。


招提在何许,云外一僧归。

圆塔嵯峨迦利腻,周廊绕遍摘菩提。


此是楞迦说心处,道场悄悄佛镫凄。

珠玑颗颗出层坳。
和烟和雾消。
散花仙壁插云高。

玘公注经回,于世无所慕。


结坛在南坞,心与道为务。


行苦缁素归,律严鬼神护。

谁覆为山篑,工侔架海形。
神鞭阴助险,佛髻巧分青。
栋老栖烟湿,禽翻避咒灵。
舒卷有妙理,谁云倦始还。
垂天宁幻态,触石岂无关。
神远群俱涣,情空迹自闲。
彩霞竟何往,苍狗自徜佯。
出没千峰迥,夷犹一壑长。
鹜飞难做伴,龙跃岂相忘。
为霾并为电,弥天总是云。
谁能绘霄汉,了不作氤氲。
捧日开朝霁,飞霞散夕曛。
秋空净无极,兀兀片云孤。
不与风同驶,遥令雨自苏。
卷舒如有约,尺寸岂随肤。
出岫何幽独,悠然扬碧空。
遥分秋水影,忽度夕阳风。
长天不留迹,冷月若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