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吹台高倚圃田东,此去轺车事不同。


珠履旧参萧相国,彩衣今佐晋司空。


醉离淮甸寒星下,吟指梁园密雪中。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


二年方得到,五日未为淹。


在浚旌重葺,游梁馆更添。

水南水北雪纷纷,雪里欢游莫厌频。


日日暗来唯老病,年年少去是交亲。


碧毡帐暖梅花湿,红燎炉香竹叶春。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兰。


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受脤新梁苑,和羹旧傅岩。


援毫动星宿,垂钓取韬钤。


赫奕三川至,欢呼百姓瞻。

天下咽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


庭前剑戟朝迎日,笔底文章夜应星。


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会合一时哭,别离三断肠。


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


欢去收不得,悲来难自防。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轩车出东阁,都邑绕南河。


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省风传隐恤,持法去烦苛。

利剑太坚操,何妨拔一毛。


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


直道非无验,明时不录劳。

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


机锁恶徒狂寇尽,恩驱老将壮心生。


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


寒雨送归千里外,东风沉醉百花前。


身随玉帐心应惬,官佐龙符势又全。

拜庆承天宠,朝来辞汉宫。


玉杯分湛露,金勒借追风。


古驿秋山下,平芜暮雨中。

罢相恩犹在,那容处静司。


政严初领节,名重更因诗。


公事巡营外,戎装拜敕时。

秋风多客思,行旅厌艰辛。


自洛非才子,游梁得主人。


文章参末议,荣贱岂同伦。

兔园春欲尽,别有一丛芳。


直似穷阴雪,全轻向晓霜。


凝晖侵桂魄,晶彩夺萤光。

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


梁园台馆关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冤。

浊流洋洋,有辟其郛。


阗道嚾呼,公来之初。


今公之归,公在丧车。

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
每听寒笳离梦断,时窥清鉴旅愁多。
初惊宵漏丁丁促,已觉春风习习和。
古木晓苍苍,秋林拂岸香。
露珠虫网细,金缕兔丝长。
秋浪时回沫,惊鳞乍触航。
花石今何在,孤城涕泪中。
金梁桥上月,偏照宋遗宫。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
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
相逢且交臂,相命且衔杯。
万国仰神京。
礼乐纵横。
葱葱佳气锁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