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翠影人疏度,波光瑟瑟凝。


帝家金掌露,仙署玉壶冰。


晓井侵星汲,宵厨向月澄。

萦波翠荇牵秋恨,泣露红蕖落晓芳。


惟有旧时西岭月,自移阁影过朱墙。

锦缆牙樯天上移,美人争挽绿杨枝。


如今泪洒西风急,采尽蘋花晚欲吹。

贝叶空闻驮白马,金根不复驾苍虬。


当时迎日花如锦,一片人间逐水流。

玉殿珠楼漾水光,翠华来幸拂天香。


高皇魂魄应思沛,时有祥云护此方。

万骑时巡九月回,年年望幸寺门开。


儿童不识髯龙远,犹问君王几日来。

旭日孤城昨夜霜,九峰晴色晓苍苍。


桥边酒送神仙令,座上僧薰解脱香。


十里朱楼随鹢首,一双白鸟近鱼梁。

昨来江上啜中泠,更汲名泉贮玉瓶。


万斛流悬双宝碧,一泓寒浸九峰青。


曾随月色花间去,宜杂松声雨后听。

丈六金身百尺宫,门前芳草碍骄骢。


客怀白鹤应能会,诗料青山尽解供。


洗耳泉声偏喜碎,障尘花树不妨重。

胜处多应著梵宫,豸衣人偶驻花骢。


背时笋蕨从僧献,脱俗弦歌任鸟供。


泉脉透来苍石裂,山腰封断白云重。

洞口凭猿引,逶迤石路迢。


到门惟虎迹,望寺在山腰。


龙去泉仍溜,春残雪不消。

山路馥幽花,探泉入溪谷。


蓝舆过寺门,石骨乱飞瀑。


跨涧饮列虹,方池浸寒玉。

千载灵泉古道场,唐朝名胜冠诸方。


云笼野树藏山寺,风送霜钟到德阳。


石佛阶前秋月冷,残碑亭下稻花香。

杏花时雨浥轻尘,马踏春泥不厌贫。


如意归来如意去,暂于林下作闲人。

散趾遵萝径,张筵俯玉津。


来凭仙石濑,暂洗客车尘。


灵鸟如听法,文鱼不避人。

塞客同来重作客,客中萧索复分离。


须知孤馆深愁处,正忆三人共话时。


爱我定思河朔饮,为君早置建康卮。

金鳞韬隐已多时,寺壁重泥又有诗。


龙若久怀霖雨志,不应蟠屈小方池。

老柏参天色,流泉直殿回。
树从何代有,水自上方来。
破日期留宿,残僧病可哀。
贤相读书处,黉堂更不开。
尝闻先子说,直到暮年来。
失路穿溪涧,褰裳出草莱。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僧期。
乱木孤蝉后,寒山绝鸟时。
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
翠微白云里,逢秋思一登。
耸身蹑云壁,飞泉摇古藤。
洞豁海天际,坐见万景澄。
啼猿声本哀,况复在雪崦。
层峰锁寒色,听者惨不忺。
余亦落漠人,泪下襟袖沾。
策杖涌林外,徙倚溪桥晚。
静碧饮长虹,夕阳在绝巘。
云归洞壑幽,倦鸟望林返。
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
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
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
郁彼千岁枝,偃盖寒光映。
奇耸龙鹤形,冷具霜雪性。
长风拂汉来,谡谡动清听。
浮生觉如梦,至理色即空。
林莺一声曙,天地为启蒙。
名蓝存胜迹,新花发故丛。
谁将大士座,寘向山之阿。
因以象名坞,猛气狎烟萝。
坞上经挂衲,无雨云自多。
根尘无了息,性真日以深。
悟彻无早晚,元始自可寻。
肃杀满天地,泬寥秋气清。
疏钟古刹传,秋月空山朗。
深听自相闻,如从月得响。
素影不可扣,清籁竟安往。
绝壁崔嵬剑削成,扪萝直上旅魂惊。
岚光倒映双江净,暑气全收六月晴。
槛外岛藏骑象国,望中烟起铃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