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


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


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

造物小儿如我何,还家依旧一渔蓑。


穿云逸响苏门啸,卷地悲风易水歌。


老眼阅人真烂熟,壮心得酒旋消磨。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缃烟。

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
春秋去来传鸿燕,朝暮出没奔羲娥。


青丝冉冉上霜雪,百年欻若弹指过。

嘉善既难投,先生宜罢休。


履霜犹可救,灭木更何求。


兽困重来日,鸿飞远去秋。

忧愁与喜欢,相去一毛间。


治乱不同体,山川无两般。


笛声方远听,草色正遥看。

何者谓知几,惟神能造微。


行藏全在我,用舍系于时。


每恨知人晚,常忧见事迟。

风送行春步。
渐行行、山回路转,入云深处。
问讯花梢春几许,半在诗人杖屦。

仰辰台上仰辰游,一曲歌声彻九州。


感得圣恩深似海,外臣早许作巢由。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


北风吹荷衣,箫飒景气凉。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

建业世居风俗古,盛年游好谁相与。


石头城影落晴波,扬子江声喧暮雨。


豪贵笙歌虚岁华,即今礼乐几名家。

人间岁月机头梭,无药可青双鬓皤。
两病垂死加餐饭,眼中新墓栽松萝。


铭旌往往少年子,焉知商山万古郁嵯峨。

琪花玉树三山地,几度黄尘换清水?


孤负阳春岁岁来,梧桐未老心半死。


杖头恰有沽春钱,旗亭青帘扬暮烟。


小玉调琴侑玉卮,歌声怨抑知恨谁?


云屏六曲花间护,鸾凤画楼皆有主。

歌尽绿洲千古意,陶然初到性情真。


试临华岳题诗笔,欲走沧浪买钓纶。


苔润一瓢贫气味,草荒三径久埃尘。

浩然一气古到今,古人无愧惟此心。
青天为幕地为席,醉里聊作乌乌吟。
君不见人生所重独名谥,一代简书耀青史。
不觉身年四十七,此身虽在鬓如霜。
平生意气空摧索,老去功名付渺茫。
愁里不知佳节至,尊前那复少年狂。
一室如斗大,两膝仅可容。
转身若有碍,奋志无不通。
玄穹盖我头,厚壤承我足。
山楼高杵燕支红,天吴驱潮东海东。
乞卖桑田帝不许,鲛泪明珰遗下女。
呼龙吹篪淩高烟,山光寒绿飞上天。
既不能招手立挽瀛洲来,又不能骑鹤直上蓬山去。
百尺红尘滚滚中,老弱颠连目空顾。
仙乎仙乎尔独远居缥缈之丹邱,琼阶玉宇结为楼,哀乐不闻心不忧。
平生七不堪,造物不能令。
从人较痴黠,百负未一胜。
一丘收桑榆,外物听衰盛。
浩浩歌,钟鼎勋庸如命何。
天降吾衷吾不昧,讵肯随时徒媕阿。
得意饱餐光禄饭,失意归耕南亩禾。
一往红尘五百年,山中消息竟茫然。
桃花片片随流水,春老蓬莱几洞天。
朝寻古寺石啮屦,暮上崇丘风掠冠。
狂饮眼看红日尽,高歌声入碧云寒。
乱峰犹作太古色,野墓不知游客欢。
君莫欺,贫贱儿,陋巷陈平终帝师。
君莫夸,富豪子,铜山邓通终饿死。
世间万事如转烛,明日升沉安可卜。
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吾何。
用之解带食太仓,不用拂枕归山阿。
君不见渭川渔父一竿竹,莘野耕叟数亩禾。
双丸旋转无时毕,三万六千空计日。
步踏陈迹如磨牛,弹指流年行望七。
人生谁能满百年。
湖漘枕带三百寺,二时钟鼓惊鱼龙。
只应天下有此景,人间虽有难与同。
堂堂楚汉多蛮触,天下今经几秦鹿。
向非孔壁断遗编,安得西湖芳草绿。
子规自失来时路,却唤青春早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