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



东坡之师抱朴老,真契久已交前生。

断桥隔胜践,脱屦欣小揭。


瘴花已繁红,官柳犹疏细。


斜川二三子,悼叹吾年逝。

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

客迷堕涧逢玉京,云行夭乔风号鸣。


暗中过尽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


东坡南去类此客,挤者力尽非求生。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


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

神山失凭依,漂泊西南州。


连峰蟠秀气,作镇苍溟陬。


世传朱明洞,深秘未易求。

朱明曜真仙人京,太守入山天乐鸣。


洞天日月一沐浴,碧鸡红翠生光明。


天教太守主双岳,神君元是长庚生。

清远登高台,晃朗纵览历。


濯泉唤仙风,于此荡灵魄。


冷光邀远目,百里见海色。

清远登高台,晃朗纵览历。


濯泉唤仙风,于此荡灵魄。


冷光邀远目,百里见海色。

昆仑东南支,逶迤成五岭。


南趋镇南海,气势尤雄猛。


是为罗浮山,宜与南岳并。

山中何所有?黄麟朱凤皇。
雀蝶各五色,烂熳同飞翔。


遗薪有丹气,捣药声丁当。

西麓为白云,东麓为白水。


夥颐罗浮君,广惠皆所理。


罗浮迎我来,白鹤山中起。

山下有林处,村墟各耕牧。


山上有林处,中皆道释屋。


维林衣被山,上下同一绿。

我访朱灵芝,亦访华子期。


天扃与地钥,典守麾龙螭。


稚川作四庵,芝房息我疲。

罗浮看日出,奇胜甲天下。


我来兼看月,恰值中秋夜。


万山同一月,登高自舒写。

罗浮有游客,始自陆大夫。


迩来二千年,游者繁有徒。


纷纷啖名客,摩勒伤山肤。

岭南天早春,故是梅花国。
罗浮千万树,况自仙人植?


阳崖云气暖,阴岭雪光匿。
先春各自花,枝南复枝北。

非石亦非木,非青亦非绿。


山中铜龙鱼,云是稚川畜。


东坡昔时见,鱼一而龙六。

山间逢馌妇,蓬鬓两乳乌。


开口多是非,作诗诮髯苏。


少年喜狡狯,意者其麻姑。

老仙携神娥,一醉同元丘。


凤台吹箫女,亦引长庚游。


饮食男女间,大道任所求。

满山皆奇石,欲拜不胜勤。


满山皆甘泉,欲品难为分。


无泉不成瀑,无石不生云。

东南麻姑峰,其下有酒田。


西北酥醪观,其上有酒泉。


乐哉罗浮君,君此酒国间。

明儒盛讲学,天下皆讲席。
几令名山间,有儒无道释。


有人囊罗浮,梦里天海碧。

罗浮名天下,始自秦汉间。


相传治此山,其人皆神仙。


自从两晋还,有客来谈禅。

天下十洞天,朱明次居七。


福地七十二,泉源亦其一。


洞天福地间,云古神仙室。

太行与王屋,离之自夸娥。
浮山海上来,谁为合之罗?


想见初来时,驱海生洪波。
连巢移凤鸾,闭穴潜蛟鼍。

罗浮五百里,远视横成岭。


奇峰近乃见,高者飞云顶。


四百卅二峰,峰峰有灵境。

我作罗浮游,如得名画读。


初为水墨山,浑浑元气足。


纯作披麻皴,远未辨单复。

西风震庭树,明月将中秋。


侧身城市间,惘惘怀百忧。


眷言命俦侣,明发游罗浮。

君到罗浮去,蓬莱在眼前。


文章小虫鸟,奴隶古神仙。


呼日出云海,驱龙起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