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寺访灵泉山路长,赋诗因得话莲塘。
林间度竹风无暑,涧里流花水带香。
静胜携筇终日款,闲来坐石满襟凉。

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


只应碧缶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

行殿凄凉迹已陈,至今父老记南巡。

一泓寒碧无今古,付与闲人作主人。

滴沥珠玑翠壁间,遭时曾得奉龙颜。


栏倾甃缺无人管,满院松风昼掩关。

泉螭无语笑经过,欲拊茕鳏奈拙何。


孤奉明恩虽出岭,欢颜终少汗颜多。

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楚禽多异响,蜀栈未堪行。


客散岸傍席,马还溪上城。

水蹴危梁翠拥沙,钟声微径入深花。


嘴红涧鸟啼芳草,头白山僧自捍茶。


松色摧残遭贼火,水声幽咽落人家。

珂佩喧喧满路岐,乱泉声里扣禅扉。


对花语合希夷境,坐石苔黏黼黻衣。


鸟啄古杉云冉冉,风吹清磬露霏霏。

霜风不动晴明好。
探梅有约城东道。
桥边失却老仙期,城门落日人归早。

泉声落枕唤诗成,杰句中含万壑声。


起看四更山吐月,又扶藜杖到天明。

灵泉无暑竹连山,绝似秋霜五月寒。


我欲访君安得往,江湖满地一渔竿。

灵馆骊山下,开元迹尚遗。


莲穿喷玉溜,字缺照人碑。


古殿天姿晦,真工石像奇。

老木阴森盖满山,萧条宫展倚巑岏。


留为治世无穷戒,自足明皇数纪欢。


旧浴已残汤室暖,馀悲尚惨渭川寒。

偶寻灵迹去,幽径入氲氛。


转壑惊飞鸟,穿山踏乱云。


水从岩下落,溪向寺前分。

此山容我再来否,聊复寻师嗣昔游。


云外遥知僧在定,门前依旧水长流。


凉生殿角停挥麈,月满林闲静牧牛。

暮泊清溪隈,朝登凤凰台。
凤凰去千载,遗台尚崔嵬。


肩舆向名山,春山花烂然。

清溪流泉天下奇,变化疾徐人叵知。


泉头尽日观生坐,翕辟天机天所为。

闲居亦无营,岁月驶流水。


适闻新蝉鸣,袢暑遽如此。


佳哉二三友,久要复邻里。

盏里浊醪无宿酿,瓶中脱粟有孤炊。


忍贫不彻来投佛,坐听松风无限时。

香火寻幽寺,麾幢度广川。


坞深斜透日,溪涸细流泉。


玉粒新炊饭,金花侧布田。

晨策犯层巅,危如峭壁缘。


溪明人在地,路绝马行天。


松倚露云立,稻依霜雨眠。

丈六金身百尺宫,门前芳草碍骄骢。


客怀白鹤应能会,诗料青山尽解供。


洗耳泉声偏喜碎,障尘花树不妨重。

胜处多应著梵宫,豸衣人偶驻花骢。


背时笋蕨从僧献,脱俗弦歌任鸟供。


泉脉透来苍石裂,山腰封断白云重。

川中名胜古今传,清静无声一洞天。


杳霭烟霞空法相,凄迷风雨息尘缘。


莺巢绿树喧流水,风动飞花落讲筵。

千载灵泉古道场,唐朝名胜冠诸方。


云笼野树藏山寺,风送霜钟到德阳。


石佛阶前秋月冷,残碑亭下稻花香。

杏花时雨浥轻尘,马踏春泥不厌贫。


如意归来如意去,暂于林下作闲人。

寺远离朝市,同游并结軨。
阶垠盘石磴,殿影落青冥。
地胜松筠众,山名草药灵。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
重阳气候偏如此。
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忍泪淋泠过上亭,柳池泂酌重消魂。
脱身蜀道千山险,屈指开元几叶孙。
鸩毒由来藏衽席,疮痍未易补乾坤。
静里泉流石忽穿,峰头明月斗娟娟。
窍通骨节凉生髓,源自头颅玉作涎。
只道醍醐天上落,直将沆瀣掌中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