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泪粘春住,香吹梦醒,提起旧时根节。
画船丝柳绮窗花,整一幅,断肠图揭。


彩云易散,银河难渡,青鬓莫教催雪。

溪去山楼凡七里,平坦不烦折屐齿。


下有泉源上石堂,万佛妙相参差倚。


青苔互古不见日,森森浓绿疑无始。

三春又轻过了,叹韶华似水。
画阑外、几树飞花,可怜剩有残蕊。
便是果成时已过,飘零艳色随风坠。

风信几番,半春过了,绛雪吹成香雾。
待看草色入帘青,敞疏窗、小轩花坞。
东风慢舞。

古松阴,幽涧底,流水漱山股。
红叶寒烟,飞鸟自来去。
苍茫草界羊踪,霜封樵径,石头滑、舆夫相语。

水面乍开妆镜,弄波风起,惊堕疏蝉。
翠楫香空,画眉声咽江边。
怨歌长、蹋摇心苦,攀折误、叱利威寒。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
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
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

揽春群玉写芳怀,次第安排到药苔。


但得斯文留脉在,须教我辈放眉开。


疏风细雨桃花过,竹屋柴门燕子来。

红豆子,两两似珊瑚。
捣作椒泥栖合德,修成丸药疗相如。


双引凤皇雏。

封姨道,难得两心同。
乞汝坤灵仙扇子,与人方便是东风。


此酒不胜浓。

双红豆,双豆抵双金。
色子玲珑嵌得否,相思入骨两难禁。


情比爱河深。

心上事,把酒祝东风。
妾泪定随春雨霁,君颜长驻晚霞红。


双照镜屏中。

流莺声歇。
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
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

自来宝婺天险,控闽关粤户。
落帆近、八咏楼边,烟起乱山日暮。
正野乌、如啼似哭,哀声聒遍江头树。

屈注天潢泻。
爱吴儿、回帆捩柁,使船如马。
雪壁银城开四面,极目混茫惊诧。

寻去非花,看来若梦,秋光散落溪湾。
萧瑟离披,一天愁思回环。
西风荡破潇湘色,淡蒙蒙、冷雁前山。

雪碗冰瓯,笑腐儒酸味,这般萧索。
良友劝加餐,俄春意,融融暖回杯杓。
就中兽碳频添,更温肠新瀹。
青灯照案犹前夕,病眼看朱顿成碧。
风尘浩荡愁如海,如此年华尚为客。
今日何日心神开,喜有新诗佐欢伯。
老去胸中句甚豪,清风应笑我徒劳。
可怜官事何时了,肯使诗盟取次逃。
剩欲论交思击节,不妨饮德要投醪。
浮云见白日,照映玉色春。
去去重留恋,行行畏参辰。
狼子多野心,蛾眉能妒人。
双桐自比双南金,地得宽闲谢斧寻。
吴老诗题从始植,文郎图画已成阴。
霜黄碧叶秋将及,月白青枝夜不禁。
年少耽游冶,脱帽倚红楼。
兴酣龙挈凤攫,文采并珊钩。
目睨公孙妙舞,足付宾王余沥,落拓也风流。
日将暆,莺渐懒,寂寞梧还据。
昧昧高天,转掌幻云雨。
从来季主端著,君平说易。
偶携石城屐齿,过千门万户。
向官阁、围坐园亭,把酒春未迟暮。
倦游客、迷离老眼,暗香点点梅花树。
春山愁对修眉绿。
春衫谁为裁冰縠。
日暮倚阑干。
幽花包裹御袍黄,一枕齁齁卧石床。
老觉形神安晚节,静通鼻观溢秋香。
蚁醪醉醒疏篱月,鹤帐寒惊满径霜。
月佩烟裳。
伴窗纱犹识,半面徐娘。
翠华嘉节,来迟洛浦,紫云新苑,宠殿昭阳。
当年台榭总邱墟,今古茫茫一慨予。
吴楚山河残照外,英贤姓字断碑余。
故乡戎马无消息,大壑云龙待展舒。
文坛纵笔子能豪,又拥貔貅护节旄。
倚马万言看滚滚,征鞍千里叹劳劳。
谋探虎穴心偏壮,身托龙门价便高。
匆匆归去缘何事,要看扬州芍药花。
定有金盘承绛露,送他梁苑故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