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晴气已复浊,虚馆可淹留。


微花耿寒食,始觉在他州。


自闻鼙鼓聒,不恨岁月流。

点缀寒烟紫雾。
掩映晴霞红树。
鲜鲜露浥胭脂,采采风摇燕羽。

一年春事,常恨风和雨。
趁取未残时,醉花前、春应相许。
山公倒载,日暮习池回,问东风,春知否,莫道空归去。

九凤啸歌宛转。
鹤舞长生排遍。
彩衣朱绂,醉挹绮园彭羡。

斜日东风深院。
绣幕低迷归燕。
潇洒小屏娇面,仿佛灯前初见。

脸色朝霞红腻。
眼色秋波明媚。
云度小钗浓鬓,雪透轻绮香臂。

小小盈盈珠翠。
忆得眉长眼细。
曾共映花低语,已解伤春情意。

同流宜斗修行,斗把刚强摧挫。
斗降心忘,酒色财气人我。


斗不还乡,时时斗悟清贫,逍遥。

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百花洲外六花寒,使幕凌晨把酒看。


舞袂回风人斗丽,醉山颓玉客留欢。


斜霏北渚离鸿下,密洒东风宝骑攒。

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


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


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

镇南亦自有桃源,载酒来寻不计年。


只为烧茶烦道士,故令闭洞返渔船。


一从春雨花开后,是处朝霞色可怜。

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
藤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


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

长濠春来水如油,吴王昔日百花洲。
水流花谢三千秋,古人行乐今人愁。


沈沈细雨停孤舟,岸上人家灯满楼。

梅梢前后两枝春,百世中间各写真。


忽见花王大如斗,始知天地有君臣。

闲携九日酒,共到百花亭。


醉里求诗境,回看岛屿青。

密绿成帷红作茵,仙家日月号长春。


不须流出千般色,一种桃花也殢人。

万卉当春不敢开,孤松瞥见使君栽。


犹惊柏府霜威重,似挟天门雨色来。


陶令尽堪归后抚,生未许醉时颓。

即教论画亦名家,墨气蒸成五色霞。


展卷如逢仙世界,令人长见四时花。

万里扬鞭到益州,旌旗小队锦江头。


红船载酒环歌女,摇荡百花潭水秋。

百华楼船高入柱,主人春游约春渚。


山塘桥下风兼雨,正值灌坛西海妇。


桃花巷口小蛮娘,腰身杨柳随风扬。

昔日风流守,公馀种百花。


春风不检点,红紫落谁家。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几日轻寒轻暖。
摇曳垂杨丝线。
安车小驻园林,危塔犹摩星汉。

鸣榔百花洲,系船杨柳树。


乳鸭湖上归,浮沉不知数。

胜游郭外园,簇簇多芳树。


花似去年花,春来又春暮。


先后总成尘,宁复论新故。

百丈苍崖路几层,何人清啸学孙登。


松杉地阔风声急,牛斗星寒剑气腾。


冷处看山高士眼,岩前扶病野人藤。

晓放端溪棹稳。
似与武陵溪近。
波含腊月寒晖,树发艳阳春信。

终古灵奇恢禹绩,中流河渎平分。
云沙浩浩水粼粼。
黄牛如断岸,白马暗通痕。

一骑红尘飞昔梦,片帆两地西风。
到今怀抱小芙蓉。
出门终古望,吾党素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