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德星摇此夜,珥月满重城。
杳霭烟氛色,飘飖砧杵声。
令行秋气爽,乐感素风轻。
朱紫联辉照日新,芳菲全属断金人。
华筵重处宗盟地,白雪飞时郢曲春。
仙府色饶攀桂侣,莲花光让握兰身。
层屋架城隈,宾筵此日开。
文锋摧八阵,星分应三台。
望雪烦襟释,当欢远思来。
台上起凉风,乘闲览岁功。
自随台席贵,尽许羽觞同。
楼殿斜晖照,江山极望通。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
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
自作分忧别,今方便道过。
悲酸如我少,语笑为君多。
泪亦因杯酒,欢非待绮罗。
直继先朝卫与英,能移孝友作忠贞。
剑门失险曾缚虎,淮水安流缘斩鲸。
黄阁碧幢惟是俭,三公二伯未为荣。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
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
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
解韨辞丹禁,扬旌去赤墀。
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
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
淮海同三入,枢衡过六年。
庙斋兢永夕,书府会群仙。
粉壁连霜曙,冰池对月圆。
东风时不遇,果见致君难。
海岳影犹动,鹍鹏势未安。
星沈关锁冷,鸡唱驿灯残。
松径引清风,登台古寺中。
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
疏树山根净,深云鸟迹穷。
登览值晴开,诗从野思来。
蜀川新草木,秦日旧楼台。
池景摇中座,山光接上台。
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
近看江水浅,遥辨雪山重。
万井金花肃,千林玉露浓。
华馆沈沈曙境清,伯劳初啭月微明。
不知台座宵吟久,犹向花窗惊梦声。
飞泉天台状,峭石蓬莱姿。
潺湲与青翠,咫尺当幽奇。
居然尽精道,得以书妍词。
岩突金银台,登攀信美哉!
白林丛万壑,珠缀结三台。
应物尽标胜,冥心无去来。
{汞夆/金}明巾铁柱,长欲助盐梅。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
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
远月清光遍,高空爽气来。
重叹梅花落,非关塞笛悲。
论文叨接萼,末曲愧吹篪。
枝逐清风动,香因白雪知。
静对含章树,闲思共有时。
香随荀令在,根异武昌移。
物性虽摇落,人心岂变衰。
激水泻飞瀑,寄怀良在兹。
如何谢安石,要结东山期。
入座兰蕙馥,当轩松桂滋。
斗石类岩巘,飞流泻潺湲。
远壑檐宇际,孤峦雉堞间。
何必到海岳,境幽机自闲。
驯狎经时久,䙰褷短翮存。
不随淮海变,空愧稻粱恩。
独立秋天静,单栖夕露繁。
宾阁玳筵开,通宵递玉杯。
尘随歌扇起,雪逐舞衣回。
剪烛清光发,添香暖气来。
四时皆有月,一夜独当秋。
照耀初含露,裴回正满楼。
遥连雪山净,迥入锦江流。
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
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
秋风飒飒雨霏霏,愁杀恓遑一布衣。
辞君且作随阳鸟,海内无家何处归。
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苍苍。
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
旅人方积思,繁宿稍沈光。
高情乐闲放,寄迹山水中。
朝霞铺座右,虚白贮清风。
潜窦激飞泉,石路跻且崇。
碧树当窗啼晓莺,间关入梦听难成。
千回万啭尽愁思,疑是血魂哀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