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拆江通万里流,菱花双照茧眉头。


扫除却月横云样,别有颦风蹙雨愁。


明月入波那可捉,长庚伴月本同游。

谪仙携妓戏人寰,也被千花妒玉颜。


半点闲情千古恨,一波秋水两春山。


锦袍宫烛云霄上,白苎乌纱江海间。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


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


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

天堑休论险。
尽远目、与天俱占。
山水敛。

千尺悬崖巨浪撞,危亭高峙对微茫。


远峰凝黛双蛾澹,流水连云一带长。


日落江容难可尽,天寒山色不成妆。

回首江南黯澹云,蛾眉亭畔思纷纷。


何因却作姑溪水,流到长江尚不分。

秦赭凿填石,不受鞭棰考。


零落楚江浒,相峙矗三岛。


穿松得细径,据一陵二小。

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监影间。


终日含颦缘底事,只应长对望夫山。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倚空绝壁,直下江千尺。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

天无四壁。
底用量江尺。
徒把乾坤分裂,谁与帝、扶民厄。

双峦斗碧,寒玉雕秋壁。
两道凝螺天半,横无限、青青色。


拍案涛声急。

姮娥霜鬓未摧颓,李白骑鲸更不回。


异代登临悲赋客,百年沦落忆雄才。


淮云白白鸟飞尽,山日苍苍猿啸哀。

白酒双银瓶,独酌峨眉亭。


不见谪仙人,但见三山青。


秋色淮上来,苍然满云汀。

唤山灵一问,螺子黛、是谁供。
画婉娈双蛾,蝉联八字,雨泪烟浓。
澄江婵娟玉镜,尽朝朝暮暮照娇容。

由来对酒处,高咏渺难闻。


万古青天月,清辉殊为君。


凄凉同逐客,怅望独离群。

昔贤临泛后,重系木兰舟。


山月此亭古,风烟何代愁。


鹊飞犹绕树,杯渡欲随流。

牛渚矶头青雀舫,蛾眉亭上紫鸾笙。


月中只可赋秋兴,酒后不宜留步兵。


万里长河何处尽,百年遗恨此中生。

山川一统渺无边,喜动双蛾黛色妍。


天地气通门户辟,江淮境对水云连。


藤烟翠湿灵鳌脊,桃雨红飘跃鲤肩。

此邦是处见蛾眉,独有斯亭见处奇。
对此已添离别恨,可堪更值夕阳时。
几多去棹与来帆,竞利奔名一水间。
应怪行人浑不悟,临流长是蹙眉山。
昔年李白身翻然,袖裹明月飞上天。
刚风吹度瑶圃前,雪兔跳落千丈泉。
白今已去八百年,明月犹向江中圆。
平生山水缘,所阅辄相偶。
寻幽半江浙,领揽如益友。
我闻姑孰下,二梁山对守。
牛渚矶头烟水生,蛾眉亭下大江横。
春归楚树浮空尽,山隐淮云入望平。
琼馆有才堪倚马,锦袍无梦借飞鲸。
宦情元薄且浮沉,抚字劳心祇效颦。
白首论交嗟已晚,青衫捧檄只缘贫。
简书岂不怀朋友,德意安能及吏民。
墨绶低回叹陆沉,好山浑作翠眉颦。
我聊尔耳宁违俗,仕有时乎亦为贫。
老去催科非所学,向来凋瘵愧斯民。
天边新月覆双弯,翠敛云浓特地寒。
我意两山皆土木,诗人浪作有情看。
两山相挟作眉弯,不似横云照眼寒。
料想当年馀半额,至今留得与人看。
江亭望华崿,望望似修眉。
扫黛偏能巧,含颦知为谁?
娟娟微雨里,脉脉夕阳时。
千里乘骢去,因之伤别离。
雾作衣裳云作屏,玻璃万顷著娉婷。
望夫石上偏多雨,织女河边欲陨星。
螮蝀夏凉收浅绛,蟾蜍秋冷抹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