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

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着洛阳秋。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


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


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


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

怕事真驽疴,老作入都梦。


头颅今何似,尚复堪自送。


联裾预登瀛,策马从上雍。

我昔西游边,万里持一剑。


风餐不自恤,露宿未尝厌。


栈危馀汉烧,山断有秦堑。

驴病比已损,秋风轻四蹄。


朝游支遁寺,暮涉干吉溪。


青嶂环孤村,绿波溢横堤。

吾才如蹇人,何计逐奔马。


吾文如丑女,惟藉粉黛假。


向来已归休,毕志向林下。

我行剡中路,茆店连溪桥。


驴弱我亦饥,解鞍雨萧萧。


投床得小憩,炊黍烹药苗。

周南太史公,道家蓬莱山。


尘凡不可料,亦复居其间。


屡奏乞骸骨,宽恩许投闲。

束发初学诗,妄意薄风雅。


中年困忧患,聊欲希屈贾。


宁知竟卤莽,所得才土苴。

素秋天气,是登山临水,昔人悲处。
我遇清时无个事,好约莺迁鸿翥。
旋整兰舟,多携芳酝,笑里轻帆举。

春夏而来可作诗,虽然可作待何为。


屡空滥得同颜子,历物固难如惠施。


风月情怀无奈处,云山意思不胜时。

霜天寥落思无穷,不奈楼高逼望中。


四面溪山徒满目,九秋宫殿自危空。


云横远峤千寻直,霞乱斜阳数缕红。

九月风光虽已暮,中州景物未全衰。


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


美酒易消闲岁月,青铜休照老容仪。

家住南城水竹涯,乘秋行乐未尝亏。


轻寒气候我自爱,半醉光阴人莫知。


信马天街微雨后,凭栏僧阁晚晴时。

八月光阴未甚凄,松亭竹树尤为宜。


况当昼夜初停处,正是炎凉得所时。


明月入怀如有意,好风迎面似相知。

先秋颢气已潜生,洛邑方知节候平。


庭院乍凉人共喜,园林经雨气尤清。


回舟伊水风微溜,缓辔天津月正明。

七月芙蕖正烂开,东南园近日徘徊。


有时风向池心过,无限香从水面来。


罨画溪深方误入,洞庭湖晚未成回。

释事出县閤,初闻兹山灵。


寺扉隐天色,影刹遥丁丁。


碧峰委合沓,香蔓垂蓂苓。

寂寞虚廊暗草莱,天风缭绕宝华台。


江空露冷蛟龙伏,殿古云深鹳鹊来。


山馆老松褰绿蔓,石坛芳桂落苍苔。

叠岭危梯挂碧天,支筇遥踏乱云前。


芙蓉万朵烟中出,桧柏千林洞口悬。


采药坛空犹晋代,读书台古自梁年。

闲卧云岩稳,攀缘笑戏猱。

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

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

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
翠岘峻摩穹,有碧涧、清溪缭绕。
鸣弦多暇,乘兴约登临,听水乐,习丰碑,遐想东坡老。

洛阳自古多才子,唯爱春风烂漫游。


今到白家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愔愔残暑逗轻纱,马入南园识旧家。


邻酿旋分燕市酒,土宜时供歙州茶。


田苗有雨秋初熟,林影无风昼不哗。

宗老当时喜种花,至今池馆压堤沙。


苍颜一去成尘土,白日重来感岁华。


多谢诸公同驻马,却怜犹子解持家。

树淡云浓又一坡,招邀处处是行窝。


梯岩危似蚁缘木,架屋高如鹊结窠。


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红多。

休折山中松桂枝,溪鱼亦小莫垂丝。


沙田翻白收粳后,霜树著红尝柿时。


日落牛羊归径熟,天寒乌鸟向人慈。

经秋溪水碧洄洄,无数晓山如镜台。


红叶流从龙奥出,白云飞向石门来。


亦逢纸户曾相识,尚有樵踪且莫回。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


山云不见雨自薄,天气欲寒人正归。


招伴只须新稻酒,临风犹有旧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