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谟郢斫何太工,宛若老将藏其锋。
即论草草无凡踪,嵇生土木金焉蒙。


眉山命态娇且丰,阿环玉肤双箸红。

迂叟遗文整顿初,寄君聊当报琼琚。


南邻尚有无厌意,更觅皇朝第一书。

水轩淙夜响,花寨烨春红。
中有群书府,恬然独乐公。
清吟如唳鹤,高翥若冥鸿。

多病新还太守章,归来白首兴何长。


琴书自是千金产,日月闲销百刻香。


尚有俸钱酤美酒,自栽花圃趁新阳。

日久都城车马喧,岂知风月属三贤。


唱高谁敢投诗社,行处人争看地仙。


酒面拨醅浮大白,舞腰催拍趁繁弦。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


奔走岂吾愿,诏书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

紫泥夜下日星晖,赤舄朝看衮绣归。


中国如今相司马,四夷见说问非衣。


金鱼玉带明霜鬓,斗极台符拱太微。

一生狂杀老犹狂,只炷先生一瓣香。

不为渠侬在廊庙,无端将相更文章。

江南海北三千里,玉唾银钩十万行。

寄衣不是未教归,不合威名满四夷。


天与中兴开日月,帝分万乘半旌旗。


春生锦绣山河早,秋到江淮草木迟。

先友当年盛,斯文元祐徒。


艰虞共流落,存没半呜呼。


顾我真无赖,逢公幸不孤。

旷宇元无际,孤标自不群。


物情良有寄,谗口讵堪闻。


未许时明政,犹堪史阙文。

圣王兴炎运,明公起妙年。


材推汉庭右,学自北方传。


出入丹心壮,安危素发鲜。

子嗟丘中亲艺麻,邵平东陵亲种瓜。


公今归去事农圃,亦种洛阳千本花。


修篁绕屋韵寒玉,平泉入畦纡卧蛇。

诗肠隐隐转饥雷,春困无人与唤回。


强续新诗终不似,空传衣钵向黄梅。

先生笔势挟风雷,春色先从笔底回。


却笑粗官成漫与,望林止渴竟无梅。

伐山万鼓震春雷,春乡家山挽得回。


定自君王思苦口,便同金鼎荐盐梅。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飐雁群。

伯仲俱邦栋,朝廷倚以隆。


出为周九牧,入是汉三公。


岁易星辰转,天均雨露同。

秋树无黄鸟,蝉声亦自哀。


素车新陇去,白马旧宾来。


薤上朝阳露,池中岁劫灰。

官岂不为达,其如望未充。


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少年为侍从,名誉竟轩腾。


每吐胸中凤,宁容笔上蝇。


受釐延汉室,被谤过周陵。

百两礼将陈,王家集上宾。


花光浓照席,烛艳暖回春。


已接冰壶润,宁辞翠斝醇。

忠惠松楸过者钦,谁知藏伏祸机深。


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


下马三号空抆泪,磔蟆万段亦甘心。

惜身顾影世滔滔,叹息斯人振古豪。


中垒老犹献封事,三闾去尚作离骚。


无金可遗贫如故,加璧难招节更高。

忆昔并居封驳地,相期叶力共推车。


惯看东阁批黄敕,同向南衙沮白麻。


高兴竟归安石墅,大疑犹访魏舒家。

部曲吞声惜,朝廷拊髀思。


谁知钓璜叟,堪将渡辽师。


无复湟中谷,空馀岘首碑。

公昔加黄钺,堂堂国势尊。


边人开北户,索虏祭南门。


军册甲寅报,炊烟戊己屯。

人说昆仑多美玉,世传沧海有明珠。


世传人说恐无据,今我家藏乃不虚。

曹王八斗才,今日为余催。


锦绣佳章里,芝兰秀句开。


烦疴熸躯体,溽暑烁楼台。

洛阳花木夸天下,吾辈游胜庶士游。


重念东君分付意,忍于佳处不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