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色分毫待客挥,云根烟筱巧相依。


梦回记得吹笙处,倒跨青鸾月下归。

何处参差舞翠鸾,瑶台明镜上云端。


如今织女支机石,也被姮娥借得看。

歌罢南风解愠诗,含毫长想凤来仪。


明时又见箫韶作,留取苍崖碧玉枝。

翠雨何曾湿,苍云本自低。


湘山不可到,转觉望中迷。

怪石玄云立,修篁翠雨垂。


虽非与可笔,消得子瞻诗。

欲问奎章石,无言似照头。


竹昏虞庙晚,木落洞庭秋。


楚客心偏苦,湘娥黛正愁。

修篁美如君子,古木秀似衰翁。


赖有米家石丈,挥毫正待南宫。

珊瑚树倚碧琅玕,曾入西清画里看。


今日五云仙阁远,梦回烟雨楚江寒。

石似丈人姿,竹是儿时马。
笑指苍松大十围,谁较长年者。


被薜可为衣,注酒休嫌瓦。

白石藓纹滋,绿竹烟痕净。
何似崇冈百尺梧,一碧凝秋影。


认是雅琴材,古调无人省。

貌得筼筜墨未干,萧萧离立万琅玕。


此君心事坚如石,一握清风拂面寒。

启玄圃兮缬群芳,淡容与兮翱翔。
望帝子兮极浦,思美人兮潇湘。


幽篁兮怪石泉,激风兮鸣珰。

周郎伯仲美且温,乃是南渡丞相之玄孙。
三朝书诏烂盈箧,旧物历世能俱存。


伯也从容端好文,仲也英气干青云。

李铭作画性所耽,笔意远与黄岩参。


山云不动光淰淰,溪雨欲滴寒毵毵。


荆扬自古贡筱簜,匠石何处求楩楠。

东吴妙手不可得,省郎山石兵曹竹。


唐侯座上偶相逢,并写秋光归一幅。


丛篁擢玉分弯环,怪石立铁支孱颜。

慈竹绿而贞,慎草青以润。


披纷瑞香蟠,纠屈栀子韧。


蓬然出众美,生意各欣振。

何以秉贞节,而多抱苦心。


幽情旷前古,高谊式如金。


飘摇青霓涧,凌厉白云岑。

知君高节抱幽贞,为写修篁石上生。


却忆瑶琴清奏罢,满天风露听秋声。

云根雪骨立峥嵘,谁种琅玕绿乍成。


安得长竿三百丈,为君横海掣飞鲸。

丛竹娟娟露叶翻,高情长是忆王孙。


喜从石上看书法,不独墙阴见雨痕。

山石确荦行路微,苦竹丛棘相因依。


草根露寒蟋蟀语,有客秋暮怀当归。

写得幽窗竹石图,琅玕青碧间珊瑚。


明朝却度南关去,何处榕阴听鹧鸪。

平沙竹树晚毵毵,楚客维舟近峡南。


忽忆微云将雨过,满林秋色照江潭。

木叶欲脱天雨霜,竹枝乍低风已凉。


三湘落日流波白,行子系船思故乡。

曾听楚人歌竹枝,横江秋静月明时。


只今漂泊春风里,绿满南园总不知。

老节盘回气不伸,苍苔过雨欲生鳞。


山中樵客寻常见,谁与图形献梓人。

霜露萧森秋气凝,千章老干屹崚嶒。


深林日落行人少,时有猿猱抱紫藤。

石上晴云故不飞,萧萧空翠湿人衣。


湘娥未解临江佩,西望苍梧何日归。

松石山房看竹时,十年风雨最相思。


白头归老谁同调,爱杀秋林绿玉枝。

古石神鳌骨,幽篁锦凤毛。


才名随世远,意气与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