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向虚靖晨起。
朝元意达,冲漠怡怡。
三天澄映,九光霁碧,如有鹤舞鸾飞。

绳祖初弥月,清晨抱见翁。


颇怜头额大,兼爱月时同。


句法何时就,家声待汝洪。

《易》曰:“上古结绳以理,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儒者云:“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又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昔荀悦有云:“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
”干宝之释五志也:“体国经野之言则书之,用兵征伐之权则书之,忠臣、烈士、孝子、贞妇之节则书之,文诰专对之辞则书之,才力技艺殊异则书之。
”于是采二家之所议,征五志之所取,盖记言之所网罗,书事之所总括,粗得于兹矣。

夫述者相效,自古而然。
故列御寇之言理也,则凭李叟;扬子云之草《玄》也,全师孔公。
符朗则比迹于庄周,范晔则参踪于贾谊。

古之述者,岂徒然哉!或以取舍难明,或以是非相乱。
由是《书》编典诰,宣父辨其流;《诗》列风雅,卜商通其义。
夫前哲所作,后来是观,苟夫其指归,则难以传授。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
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
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辩其利害,明其善恶。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
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论语》之顺也;略外别内,掩恶扬善,《春秋》之义也。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
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盖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
若乃商臣、冒顿,南蛮、北狄,万里之殊也;伊尹、霍光,殷年汉日,千载之隔也。
而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者,何哉?盖厥迹相符,则虽隔越为偶,奚必差肩接武,方称连类者乎?


史氏自迁、固作传,始以品汇相从。

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
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复忘疲,百遍无斁,自非作者曰圣,其孰能与于此乎?


昔圣人之述作也,上自《尧典》,下终获麟,是为属词比事之言,疏通知远之旨。
子夏曰:“《书》之论事也,昭昭若日月之代明。

夫人枢机之发,亹亹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
是以伊、惟、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
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

盖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


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
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词艰而义释,若《尚书》载伊尹之训,皋陶之谟,《洛诰》、《牧誓》、《泰誓》是也。

三、五之代,书有典、坟,悠哉邈矣,不可得详。
自唐、虞以下迄于周,是为《古文尚书》。
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已阙如。

塞雪曾辽左,蛮烟复海南。


风尘双短鬓,去住一征衫。


山向望中阔,书从梦里缄。

日月不停如转车,匆匆还见岁其除。


已行沙漠数千里,才得京华第二书。


一读令人喜不寐,万金于我实何如。

头玉太硗硗。
江夏无双世胄遥。
好是三生仙骨重,丛霄。

倚天长剑重须磨,越砥鹈膏今若何。


闻道有人占北斗,双龙紫气近尤多。

海国茫茫独雁飞,仲宣楼上又斜晖。


杏园春信催行李,好制燕都远客衣。

自逢陆老问君名,又见苏公记此行。


从此却归庐阜去,岂无声寄谷帘兄。

僧人颜似松杉老,斋饭味知泉石多。


我不能茶有风冷,爱山成癖欠消磨。

三月花飞上苑春,花前黯淡送归人。


赋成却抱文园病,老去还甘栗里贫。


月出离筵关树晓,尘清客路陇梅新。

弹铗重归奈尔何,乾坤今日尚蹉跎。


黄金不买同时赋,白石谁怜半夜歌。


北岭春萝仍对酒,西汀烟月且披蓑。

小臣踪迹本疏慵,衮职情知不易供。


才向储闱传大学,又从宣室讲中庸。


朝行辅德须耆俊,家法崇文自祖宗。

惠山山寺隐山隈,门径萧疏半是苔。


玉乳泉清尘梦醒,炼湖天净宿云开。


僧从入定闲钟磬,谁共忘机付酒杯。

昏礼。
下达。
纳采,用雁。

落日惠山生紫烟,参差龙刹俯江天。


清觞碧草金岩上,潇洒春空挥五弦。

家世无人仕苕浙,送汝还为北城别。


河间知不去吾远,汝母犹持离袖掣。


中年生子今宦游,吾与汝母宜白头。

苍苍仙种自谁栽,一度秋光两度开。
故遣宝花装世界,重教金粟见如来。
香于月下开樽对,意似霜前把菊催。
桂冷千山,葭苍一水,西风咽断蝉声。
罗纨夜润,招凉粘湿疏萤。
明月不堪赠与,披衣愁若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