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夜雨剪残春韭,明日重斟别酒。


君去问曹瞒,好公安。



试看如今白发,却为中年离别。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崄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常饥龟老欲无肠,卧听寒更自短长。


香碗得闲聊作伴,酒杯因病颇相忘。


有情窗罅恰通月,耐冷橹枝多得霜。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共理分荆国,招贤愧不材。


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


觏止欣眉睫,沈沦拔草莱。

泉源何从来,山下长溪发。


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叶。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荆江水阔烟波转,荆门路绕山葱茜。

帆势侵云灭又明,山程背日昏还见。

青青麦陇啼飞鸦,寂寞野径棠梨花。

江边离别心,言罢各沾襟。


以我去帆远,知君离恨深。


云开孤岛出,浪起白鸥沈。

荆门一战建奇功,王气苍茫起渚宫。


归楚诸侯尊义帝,亡秦三户记南公。


蚩尤兵势雷霆似,牧野仁声筐篚同。

巴水吞三峡,荆门控百蛮。


山连夔子国,天作虎牙关。


白帝朝云里,明妃夜月间。

舣舟背山郭,寒雨方凄凄。


爱此澄江水,色映青玻璃。


北岸殊不然,一石五斗泥。

山行厌曲折,小邑正欢哗。


流水才一带,居人聚两涯。


池偏饶草木,山晚聚云霞。

峡云浓处落乌蛮,归客扬舲上楚关。


去国苏卿今万里,秋风吹泪虎牙山。

谁会荆州一老夫,梦劳神役忆匡庐。
碧云雁影纷纷去,黄叶蟾声渐渐无。
口淡莫分餐气味,身羸但觉病肌肤。
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
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
西岳千篇传古律,南宗一句印灵台。
漳河湘岸柳关头,离别相逢四十秋。
我忆黄梅梦南国,君怀明主去东周。
几程霜雪经残腊,何处封疆过旧游。
罢趋明圣懒从知,鹤氅缡褷遂性披。
道有静君堪托迹,诗无贤子拟传谁。
松声白日边行止,日影红霞里梦思。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敩离骚更问天。

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

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

病根翻作忆山劳,一雨聊堪浣郁陶。
心白未能忘水月,眼青独得见秋毫。
蝉声晚簇枝枝急,云影晴分片片高。
闲堂昼卧眼初开,强起徐行绕砌苔。
鹤氅人从衡岳至,鹑衣客自洛阳来。
坐闻邻树栖幽鸟,吟觉江云发早雷。
青溪知不远,白首要难归。
空想烟云里,春风鸾鹤飞。
谁论传法偈,自补坐禅衣。
我衰君亦老,相忆更何言。
除泥安禅力,难医必死根。
梅寒争雪彩,日冷让冰痕。
湖光摇翠木,灵洞叠云深。
五月经行处,千秋桧柏阴。
山形临北渚,僧格继东林。
彭泽旧居在,匡庐翠叠前。
因思从楚寺,便附入吴船。
岸绕春残树,江浮晓霁天。
紫衣居贵上,青衲老关中。
事佛门相似,朝天路不同。
神凝无恶梦,诗澹老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