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停公射麋曲,听我杀虎行。
逐虎虎不去,杀虎心始平。
县官桑侯仁且明,贤哉贤哉非宁诚。
长林白日暮,凄风起山城。
猛虎初负嵎,狰狞谁敢撄。
狐狸左右窜,父子逐逐行。
捕蛇斗鸡安足数,浪说屠龙亦何补。
谁持双剑斗光寒,奋髯尽搏人间虎。
耽耽雄视七尺身,怒号白日惊风尘。
城邑人所居,於菟聚其处。
髑髅纷满前,攫人逐人去。
士女觳觫行,纤纤倍忧虑。
林际腥风来,茫茫天地黑。
路人皆走藏,喑呜群动息。
不知何妖魅,有牙兼有翼。
南山有猛虎,食人无乐土。
悲风飒飒来,山鬼诉穷苦。
似诉当初时,被食人不知。
女修玄鸟开嬴始,附庸于周自非子。
由襄寖强三十世,末命昭庄逾崛起。
杀降溅血长平坑,返戈尽篡天王城。
昨日射虎南山颠,悲风萧萧眼力穿。
今日射虎北山下,虎血溅衣山路夜。
朝朝射虎无空归,家人望断孤云飞。
猛虎长啸风满谷,十载山中往来熟。
朝啖牛羊暮杀人,眈眈不畏弓刀逐。
山翁死后空茅屋,山下行人早投宿。
象山猛虎多侪侣,象城十里无人语。
衔驹攫犊绕市行,藜藿频年遍青野。
令君下车走令符,山氓献虎如献俘。
泪不洒卞和玉,舌不尝楼护鲭。
和也未识时,护兮非独醒。
志士陟东岳,俯仰北山灵。
握折刀,挥缺斧,山伧三五能杀虎。
爪牙犀利皮斑斓,乳虎之怒良可干。
南山日夕羊牛下,牧笛孤吹行路难。
烟霏霏,雨微微。
伥鬼啼,猛虎饥。
山家苦竹围茅屋,遥见烟中尾矗矗。
市有虎,毋妄言。
当关虎士森戈鋋,市上一呼人驾肩。
虎虽猛,那得前。
君不见阳羡周将军,射杀南山白额虎,千古万古声流闻。
又不见宜兴赵大夫,南山三十有六虎,令行杀取无复馀。
一虎昔何少,三十六虎今何多。
於菟伏林薄,樵者远斤斧。
宁甘骨肉饥,毋蹈爪牙苦。
山居聚落消,十室九闭户。
世无壮士力扼虎,群虎食人人莫御。
上官付之无奈何,悬赏谩令招猎户。
猎户徒能逐麇麂,初非法中虎匠比。
猛虎何咆哮,的颡黑文章。
两目夹明镜,牙齿若秋霜。
朝啖一青兕,暮餐双豕狼。
山居近多虎害,食民耕牛畜豕,民甚苦之。
古人有以文感异类者,此非凉德所及,聊为歌诗以讼之。
市中有虎,白日食人。
群狼从之,往来侁侁。
有万斯家,救命于腹。
西风日夜声萧索,猛虎咆哮入城郭。
惯从屋里饱鸡豚,不复山中护藜藿。
东家犊死血犹腥,西家犬尽寂无声。
紞如城楼夜打鼓,素月将中近金虎。
早起黤黮岚结阴,塕然风吹鹳上林。
蒙雨迟回久不下,欲断欲续飘古瓦。
山深围广路阸塞,郁葱林木高百尺。
人马横邪雁翅排,岚气迎眸寒威逼。
仰看众岫罗如星,层颠俯视曦轮升。
龙虎滩头四山高,黄茅满山风萧骚。
同舟色变听谈虎,长年夸说而翁豪。
翁船昔年曾泊此,官差捉船船潜逃。
暗风惨惨入林壑,喷雾藏烟日色薄。
危坡直下二十里,云水阴寒气参错。
蓦地如雷吼一声,行客软战不能行。
翩翩少年谁家子,挟弹操戈过都市。
自言膂力能绝人,射虎不数李将军。
南山猎猎风沙狂,林木摧振天昏黄。
仁虎仁虎来何奇,浙东台州人见之。
将军射虎南山中,虎尽射石石火红。
归来却遇灞陵尉,将军失气亭上睡。
天骄犯塞来胡虏,将军视虏如视虎。
驱虎不得,养虎何为。
钩牙锯齿,投肉饲之。
嗟虎抟噬本无时,投肉不足疗虎饥。
西山春暮繁草木,红白花开映岩谷。
朝来猛虎忽留踪,猎人挟刃争驱逐。
坡平草软筋力健,目光两镜照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