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恋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众思齐。
久膺重任当先觉,独以清风激众迷。
越相家声千载后,商公旧隐白云西。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


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


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

信道虽常尔,知人乃独亨。


书林身老大,谏纸字敧倾。


鳌去三山动,人危五鼎烹。

剑外东来日,城西却住年。


高斋留寓宿,旅食正萧然。


语惬闻投石,诗新看涌泉。

赋传长啸久,书奏镈钟新。


共叹文章手,终为礼乐人。


遗风满台阁,好语落簪绅。

能言人尽尔,有立世终稀。


忧国常先众,谋身亦勇归。


见奇初或笑,要极未应非。

彼酒孰为之,湛然若天成。


为之非草草,纤悉中度程。


其香匹幽兰,色不减琼英。

丛条润泽无瞋胆,芳杜将迎失厚颜。


陶令葛巾曾漉酒,谢公蜡屐惯寻山。


观鱼恰似濠梁上,结宇浑如冈曲间。

逍遥今是地行仙,无事全胜药驻颜。


早岁风流都翰苑,他时文字出名山。


修竿养竹千馀亩,小屋诛茅八九间。

叠石栽花作小园,庭柯顾盼足怡颜。


尽捐势利随流水,多占声名似泰山。


细雨凫雏浮水际,微风燕子语梁间。

平湖三月水犹寒,霜鉴冰壶照玉颜。


柳暗何如江上路,云深不碍海中山。


春风凫雁窥青琐,晚日波涛在白间。

众乐西南圃,从公数共游。
清无马融帐,荣预李膺舟。
河汉德星陨,山川英气收。
八十虽云寿,吾嗟未及期。
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
幸处仁人里,叨膺国士知。
重望晋随会,清明越大夫。
忘身安社稷,寄傲老江湖。
黼冕固已远,黄金犹可模。
关雎久盈耳,魏阙亦游心。
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
嗣皇思故老,趣诏侍筵经。
驷马空频驾,高鸿本自冥。
苍生虽绝望,盛德愈流馨。
荆舒昔未惩,抗疏誓身争。
卫鞅虽难屈,桑羊屡请烹。
危言知不用,脱屣谢浮荣。
仁人宜有勇,无欲故能刚。
凛凛回天力,危危极谏章。
一言扶日御,万古正乾纲。
蚤岁青云近,英声四海驰。
能怀天下宝,独让月中枝。
既已登龙坂,咸观入凤池。
直气犯荆舒,承明下玉除。
禁林馀谏稿,蜀道拥安车。
自谓三宜去,吾知众莫如。
庆宁虽首议,濮庙一何公。
君子初无党,贤臣惟尽忠。
死生全大节,社稷倚元功。
白圭绝玷成高节,古井无波见静心。
朝庙肯随时俯仰,闾阎宁与俗浮沉。
新声未及乘仪凤,丽赋空馀掷地金。
正学跻经席,孤忠入谏垣。
论储十九疏,议乐数千言。
勇去高门地,归乘下泽辕。
岁在龙蛇会,思贤屡感伤。
未收空土泪,又送蜀公丧。
士类将安放,交情何日忘。
追忆词场旧,交游四纪馀。
编年逢绝笔,议乐见成书。
忽怆题丹旐,无由走素车。
仁祖倦勤日,公居献纳司。
累朝论国本,三接叹忠规。
未奋经纶业,空留典册词。
雅丽文园令,深湛扬大夫。
初为蜀词客,终作汉真儒。
荣遇封公爵,归休职禁涂。
卫武年将百,僖公寿有千。
形方通帝梦,兆始见王田。
白发高山雪,新诗清水莲。
径尺千馀朵,矜夸古复今。
锦城春物异,粉面瑞云深。
赏爱难忘酒,珍奇不费金。
法从深严宠禄荣,清标素节两难并。
有心报国虽谋国,无意求名又得名。
道服岂烦垂宝带,安居何用饰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