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风千万骑,飒沓向阴山。


为问传书雁,孤飞几日还。


负霜怜戍卒,乘月望乡关。

送女匆匆不择日,彩绕羊身花照席。


暮婚晨别已可悲,犹胜空房未相识。

夜梦集山寺,二三佳友生。


相顾惨不乐,若有千里行。


在门仆整驾,临道骓嘶鸣。

夜静孤村闻笛声,溪头月落欲三更。


不须吹彻阳关曲,中有征人万里情。

沥血抄经奈若何,十年依旧一头陀。


袈裟未著愁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

跻险择幽栖,搴萝结茅屋。


疏泉下石濞,种树满烟谷。


时登北原上,一骋千里目。

时燠倦长途,买舟至西郭。


烟波方渺然,坐此溪上阁。


子留且欢宴,我去成萧索。

巫山信是阳云台,客行五日云不开。


阴晴何常有朝暮,夜雨少休明复来。


今朝水长不知数,没尽山根苍石堆。

挥毫高山巅,馀墨走龙蛇。


请收今夜雨,为汝洗袈裟。

诗曰:


风波世事不堪言,莫把行藏信手拈。


投药救人翻致恨,当场排难每生嫌。


婵娟负德终遭辱,谲诈行凶独被歼。

词曰:


神明照察,难除奸狡之心。
国法昭彰,莫绝凶顽之辈。
损人益己,终非悠远之图;害众成家,岂是久长之计。

自拜南州使,清光几度看。

沧洲天际晚,芳草月中寒。

属国思归汉,嫖姚拟筑坛。

情欲原因总一般,有情有欲自如然。
沙门修炼纷纷士,断欲忘情即是禅。


须着意,要心坚,一尘不染月当天。

色即空兮自古,空言是色如然。
人能悟彻色空禅,何用丹砂炮炼。
德行全修休懈,工夫苦用熬煎。

善正万缘收,名誉传扬四部洲。
智慧光明登彼岸,飕飕,叆叆云生天际头。
诸佛共相酬,永住瑶台万万秋。

话表牛魔王赶上孙大圣,只见他肩膊上掮着那柄芭蕉扇,怡颜悦色而行。
魔王大惊道:“猢狲原来把运用的方法儿也叨餂得来了。
我若当面问他索取,他定然不与。

土地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
”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
”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

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
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
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

却说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笑我出乎尔反乎尔,不是个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岛,却又羞见那三岛诸仙;欲待要奔龙宫,又不伏气求告龙王。
真个是无依无倚,苦自忖量道:“罢!罢!罢!我还去见我师父,还是正果。
”遂按下云头,径至三藏马前侍立道:“师父,恕弟子这遭!


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千万还得我保你西天去也。

义结孔怀,法归本性。
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


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

却说他兄弟三众,到了殿上,对师父道:“饭将熟了,叫我们怎的?”三藏道:“徒弟,不是问饭。
他这观里,有甚么人参果,似孩子一般的东西,你们是那一个偷他的吃了?”八戒道:“我老实,不晓得,不曾见。
”清风道:“笑的就是他!笑的就是他!”


行者喝道:“我老孙生的是这个笑容儿,莫成为你不见了甚么果子,就不容我笑?”三藏道:“徒弟息怒,我们是出家人,休打诳语,莫吃昧心食,果然吃了他的,陪他个礼罢,何苦这般抵赖?”行者见师父说得有理,他就实说道:“师父,不干我事,是八戒隔壁听见那两个道童吃甚么人参果,他想一个儿尝新,着老孙去打了三个,我兄弟各人吃了一个。

却说那三人穿林入里,只见那呆子绷在树上,声声叫喊,痛苦难禁。
行者上前笑道:“好女婿呀!这早晚还不起来谢亲,又不到师父处报喜,还在这里卖解儿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呀!”那呆子见他来抢白着羞,咬着牙,忍着疼,不敢叫喊。
沙僧见了老大不忍,放下行李,上前解了绳索救下。

行者辞了菩萨,按落云头,将袈裟挂在香楠树上,掣出棒来,打入黑风洞里。
那洞里那得一个小妖?原来是他见菩萨出现,降得那老怪就地打滚,急急都散走了。
行者一发行凶,将他那几层门上,都积了干柴,前前后后,一齐发火,把个黑风洞烧做个红风洞,却拿了袈裟,驾祥光,转回直北。

话说孙行者一筋斗跳将起去,唬得那观音院大小和尚并头陀、幸童、道人等一个个朝天礼拜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圣下界,怪道火不能伤!恨我那个不识人的老剥皮,使心用心,今日反害了自己!”三藏道:“列位请起,不须恨了。


这去寻着袈裟,万事皆休;但恐找寻不着,我那徒弟性子有些不好,汝等性命不知如何,恐一人不能脱也。
”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只要寻得袈裟,各全性命不题。

颓波日下讵能回,二氏于今亦可哀。


何必辟邪犹泥古,留资画景与诗材。

终日崎岖山谷间,雨馀林下水潺潺。


炎方六月不知暑,端为先生从此还。

玉溅珠跳雷雹声,岩端飞瀑蔽林芿。


呼童取斧开蒙密,一使行人心目清。

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


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


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

出家未踏曹溪碓,且打吟峰寺里钟。


寺有高僧善哮吼,莫将一物蕴心胸。

欲解舟维岸,将行客倚栏。


主人夸意厚,亲起具盘飧。


溪柳低含雨,山桃重怯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