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古诗三千篇,删取财十一。


每读先再拜,若听清庙瑟。


诗降为楚骚,犹足中六律。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我之居,元在野,平生惯识牛羊者。


今见蒲江出此图,半日不知渠是画。


一犍当前转头立,一犍度浦毛犹湿。

竹弓鸣,雁鸭惊。
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


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

阙然不见十年馀,借屋新来共一湖。


已向双鱼逢尺素,更因五字得明珠。


子猷心欲随烟棹,摩诘居应似画图。

骈拇不碍履,枝指不害持。


两者各自适,意其天所为。


决之足反蹇,龁之手反萎。

老去谁堪远别离,断云流水死生期。


伤心欲解延陵剑,絓向空林若个枝。

别野霜空柿叶凋,曲堂云掩墨香销。


碧萝野径黄山里,谁更登临望落潮。

流水孤云无见期,屋梁残月梦中悲。


凭将一掬清秋泪,洒向黄山旧墨池。

白首悲来薤露歌,黄山烟树奈愁何。


逢人共惜扬雄逝,唯有侯巴泪更多。

不才讵可登台省,早问君王觅闲冷。


聊寻商岭绮与园,未羡云台寇并耿。


挂碑满屋宁寮饥,嗜好与叔真相宜。

气应商声惨又清,人闲难听亦难名。


非神非鬼洞庭乐,为鹤为风淝水兵。


老叶自吟高处调,寒蛩相趁闹中鸣。

天教少昊管金行,发越清商妙莫名。


万宇虚凉机自动,千林摇落气难平。


怒为伍子潮江吼,细入欧公夜壁鸣。

觚棱回首六经春,重挈荷囊上要津。


桑下未忘三宿恋,柳边仍喜一番新。


即开东阁招奇士,快与西湖作主人。

畏暑却馀威,飙驭临寰海。


一雨濯寥空,晴光露精彩。


乾坤陟清凉,居然神观改。

何人瞰我碧玲珑,舁去潜随五夜风。


石发尚馀粘瓮口,云根无复寄墙东。


爱山正尔清非盗,抚景何妨色是空。

侵晓来从杜若洲,晚风吹过紫薇楼。


水田漠漠翻晴雪,尘海茫茫点白沤。


终日往还如有约,随时啄宿本无求。

上恩鼎至愧叨逾,退省何尝有硕肤。


甘作一麾山吏部,不为三败管夷吾。


相思梦想江湖隔,熟诵篇章锦绣铺。

瀛海蓬山路渺茫,柴门流水自洋洋。
后来消息人谁在,前去乾坤日已长。
闲把钓竿移竹影,偶寻书卷落芸香。
浩如潮水出东溟,勇似云梯破铁城。
谈柄交挥逾月久,吟毫相抗几时平。
清驩返向尘劳得,佳集元非计构成。
烟花苒苒裹江亭,云霭纷纷接暮城。
物态除非诗可写,旅怀唯藉酒能平。
燕知社节来何早,莺怯春寒语未成。
万顷风波一苇浮,发巢犹稳羡蒙鸠。
唯余忘胆惊其说,况子轻身坐此舟。
轲戒立墙虽孝节,尊曾驱阪本忠谋。
吟思那知岁月新,初莺啼雨早经旬。
娟娟野竹通寒水,洗洗江梅冷照人。
鹫岭并游劳梦寐,虎溪一笑尚参辰。
诗兴句牵日日新,年光初破雨弥旬。
旧游已得新工部,佳句今逢休上人。
云外驰心关水石,江边搔首望星辰。
二妙诗情仆命骚,戏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著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石林精舍虎溪东,尽日门前独看松。
年老身闲无外事,眼看春尽不相逢。
月明古寺客初到,睡觉东窗日已红。
诸公衮衮登台省,东老虽贫乐有馀。
岭树重遮千里目,故人那惜一行书。
藤花委地香犹在,谷雨干时手自锄。
自笑鄙夫多野兴,谩劳车马驻江干。
双双瓦雀行书案,片片轻鸥下急湍。
杏酪渐香邻舍粥,花枝欲动春风寒。
洞口春晴花正开,无人不道看花回。
山妻早报蒸藜熟,村巷传呼宰相来。
白昼放歌须纵酒,百年多病独登台。
舍南舍北皆春水,芳草和烟暖更青。
几树好花闲白昼,一方明月可中庭。
笋根稚子无人见,江上流莺独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