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一岁几繁使。

杨许开真箓,夫君密契传。

九星连紫盖,双景合丹田。

玉简龟台职,金坛洞府仙。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


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


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

后生信可畏,君年未四旬。


我老长空倍,闲将三十春。


学行各有见,出处何必均。

鲁语第一篇,子曰即次有。


有子与曾子,专美孔圣后。


乃知古学者,尊师复重友。

言诗卜子夏,作赋马相如。


三十六字母,文公之四书。


知君便便中,自有一石渠。

妙年尝自负,韩子补天笔。


年及渭滨人,今也老无力。


送君如燕都,谁门可长揖。

朱先之桑梓,如我二人者。


赵子于吟诗,一字不妄下。


虚叟明八十,硉矹老病马。

扬雄论立师,始于书一卷。


曾子贯忠恕,本无书可传。


赵子足著述,古今妙贯穿。

误训若稽古,字至于三万。


一言思无邪,可以了群怨。


世人尔所有,夜光珠径寸。

所谓先天易,诸人识不破。


独一观物翁,入手不放过。


太极是生两,然后品物播。

羲皇卦未画,世间有何书。


今人所校者,惟亥豕鲁鱼。


曷不洗肺肠,求诸天地初。

博学果何谓,书不可不读。


子思继以审,子夏继以笃。


是皆返诸心,夫岂泥简牍。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


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


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

三十麻衣弄渚禽,岂知名字彻鸡林。


勒铭虽即多遗草,越海还能抵万金。


鲸鬣晓掀峰正烧,鳌睛夜没岛还阴。

雪屋风窗逼岁穷,一杯情话与谁同。


向人寡偶无如我,抵老相知独有公。


文字欲求千古事,簿书还费二年功。

狺狺犬护门,喔喔鸡登屋。


不疑故人来,但谓风敲竹。


孤僧雪中归,白马度堑谷。

先生晓开城旦书,坐与老农相嗫嚅。


槐阴翠圆吏已散,归来下帘手撚须。


胸中百纸无处使,静看穷达如呼卢。

灵芝有良田,岁比万户侯。


平生不力耕,以德作锄耰。


不许仓箱丰,但知钵盂秋。

汉有张释之,贤声腾九棘。


长公乃不然,一官即成掷。


清朝视三釜,永昼耽六籍。

昔读招隐篇,白云栖桂树。


矫首望白云,吾亲在其处。


是以夕上书,朝即挂冠去。

见说卢龙塞,番兵夜合围。


笳吹城欲动,烽逼雁仍稀。


仗节星郎驻,飞刍代马肥。

群蛮连岁哄滇中,陡溯山前喜挂弓。


万里筹边频却虏,半生忧国早成翁。


塞垣烽火方无警,幕府文书已上功。

徼外频传羽檄飞,将军三起著戎衣。


空山狐兔无藏窟,平陆龙蛇有杀机。


已见赵佗知汉德,更令孟获识天威。

旧说桂林好,君今幕府游。


江山资暇日,梅雪类吾州。


煮海何多说,安边更预谋。

君不见长风翏翏起山林,大木怒呺喧万窍。
是为天籁来无方,中有知音全众妙。


洛阳琴工夸死桐,齐鲁诸儒颂清庙。

蟠桃实在枝,蟠桃花已飞。


相隔五十春,一旦还相依。


康叔视金龟,解去如粪土。

伊闻女希氏,奋迹鸿荒日。


神功羲农并,吹簧豁阴郁。


鳌极本寓言,蛇身竟恍惚。

方丈盈前送八珍,山人不是此中人。


试寻僧钵斋厨近,更喜园官菜把新。


秋满城头看落叶,风吹酒面已生鳞。

昔年结屋并江湾,见君心胆方未闲。


墙东月出夜扣关,酒酣说剑翻涛澜。


迩来书剑谋俱左,寻仙欲鼓蓬莱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