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重阳以前菊未开,匝旬不来开已半。
花身一一大于拳,玉立亭亭气傲岸。
五色纷披照眼迷,花光人影相淩乱。
隋堤烟柳尚参差,目送寒芜见雁时。
浦树惊秋零暮雨,江楼横笛起凉飔。
为辞霜雪轻千里,此去潇湘近九疑。
月下楼台迥,氤氲一气清。
蟾光方转过,桂树已敷荣。
近水应先得,成林许直生。
禁丙祈壬候,良苗望泽诚。
云能将雨鍊,水不待金生。
律吕还宫理,阴阳铸物情。
鸦声林际动,鸡唱枕边闻。
风送时禽语,睛开秘阁文。
潜心应领会,触耳倍精勤。
不与春花竞,能淩九月霜。
幽姿含古韵,淡彩逗真香。
仙客姿丹饵,高人佐绿觞。
木落天微风,蝉鸣客纷集。
秋窗面面敞,看秋如不及。
不必山与水,岂在竹与丝。
洞天窈窕藏金庭,诗翁选胜旧所经。
烟销镜净落山骨,想见琼宫贝阙排岩扃。
重寻阃奥入地底,行空浪激闻奔霆。
春风已去又薰风,时序频仍感寸衷。
早岁情怀如远鹤,中年困顿作冥鸿。
乐饥泌水诚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
昔日豪情慕古风,迩来涂抹作痴聋。
晴窗墨沈乌丝上,夜火吟怀兔颖中。
三径草生踪欲绝,一身萍寄梦真空。
宵钟未晓尚春风,一遇鸡鸣漏便终。
饯别韶光惊短梦,成阴夏木谢芳丛。
平生毁誉冰凝泮,身世兴衰日昃中。
一道银河隔,双星落鹊桥。
终年情脉脉,此际尾翛翛。
快意郎题柱,消魂妾奏箫。
预报滂沱兆,微阴护早行。
催将山雨近,幻作海霞生。
鹜未临江落,鸠先隔树鸣。
峭壁悬崖外,幽人此问奇。
丹黄秋更老,苍翠晚偏宜。
携屐高吟处,扶筇小立时。
铣溪源自马金落,奔作城壕恣喷礴。
钟山厄险实障之,流怒激湍与石搏。
天然形胜冠衢西,百里蜿蜒环古郭。
春风料峭孤帏冷。
郁金油腻鸳鸯枕。
慵整绿鬟偏。
皓皓中秋月,遥看九道过。
近天欣有傍,聚宝合难磨。
照耀层霄迥,空明积气多。
又识山之势,何为识此山。
肖形殊聚米,成象自开颜。
万点峰宜绘,千堆路几弯。
一自经沧海,方知有大观。
望洋应窃叹,为水实难安。
以蠡非堪测,旋螺孰可看。
万丈光何在,遗徽溯盛唐。
大才推李杜,旷代擅文章。
一曲清平谱,三篇典礼襄。
门将开吁俊,馆更辟招贤。
莫漫求人切,须从正己先。
无双才自裕,帷一学宜专。
绕郭参差树,香山看晓暾。
高城连凤阙,初日照龙门。
杨柳藏官阁,芙蓉丽掖垣。
地僻人声静,山泉绕树流。
依林身染翠,俯涧耳盈秋。
律吕因波激,宫商触石幽。
壮夫自有雄心在,小技区区怎肯为。
高祖提将三尺剑,班超投去一毛锥。
藩篱斥鴳真堪陋,篆刻雕虫不足奇。
荷花为壁水为乡,人坐其间不断香。
屏却尘氛消却暑,无风也觉自生凉。
何地幽清可纳凉,幽清无过绿荷塘。
微风拂袖秋先到,更有熏人一味香。
澹荡和风细,差池海燕轻。
纤姿翻紫翮,逸态度青苹。
自觉泠然善,非同翩若惊。
老树妍于丑,新花不断生。
疏枝宜冷艳,劲气发春荣。
柔冶愁风雨,山川见性灵。
严风动林外,微雪洒溪滨。
值此清夜水,幸与群贤亲。
焚香留释子,开尊洽故人。
万户千门外,芳林列几行。
叶方滋雨嫩,莺始带烟藏。
深处栖宜稳,高枝借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