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共约中秋来看月,一轮终不见清辉。


众人眠后唯孤坐,翻忆无云宿翠微。

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


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


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病身初谒青宫日,衰貌新垂白发年。

寂莫曹司非热地,萧条风雪是寒天。

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

潮打空城寂寞回,百年多病独登台。


谁人得似张公子,有底忙时不肯来。

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邂逅相知晚,从容所得多。


百忧生暮齿,一笑隔沧波。

欲逐楼船将,方安卉服夷。


炎洲经瘴远,春水上泷迟。


岁贡随重译,年芳遍四时。

深山荒松枝,雪压半离披。


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


露重色逾鲜,吟风似远泉。

秦城啼楚鸟,远思更纷纷。


况是街西夜,偏当雨里闻。


应投最高树,似隔数重云。

退之曾作河南宰,韩氏于今又见君。


县政从来人有望,家声不坠世多文。


后池分洛贮蓝水,高槛看嵩迷岭云。

予生多不偶,事事相与背。


适从平川役,乃遇河决溃。


舟胶在中野,寸步使心痗。

乐静岂无病,好闲终有心。


争如自得者,与世善浮沉。

洛阳城里一愚夫,十许年来不读书。


老去情怀难状处,淡烟寒月映松疏。

水边静坐天将暮,犹自盘桓未成去。


马上回头更一观,云烟已隔无重数。

一潭冷浸崖根黑,数峰高入云衢碧。


游人屏气不敢言,长恐雷霆奋于侧。

五侯三任未相称,头白如丝作县丞。


错判符曹群吏笑,乱书岩石一山憎。


自知酒病衰肠怯,遥怕春残百鸟凌。

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


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


种竹野塘春笋脆,采兰幽涧露牙肥。

田园临汉水,离乱寄随关。


今日烟尘尽,东西又未还。


长亭百越外,孤棹五湖间。

赞善贤相后,家藏名画多。


留心于绘素,得事在烟波。


属兴同吟咏,成功更琢磨。

夕阳欲下少行人,绿遍苔茵路不分。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仙郎移病暑天过,却似冥鸿避罻罗。


昼梦乍惊风动竹,夜吟时觉露沾莎。


情亲稍喜贫居近,性懒犹嫌上直多。

海门山下一渔舟,中有高人未白头。


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


泉声漱玉窗前落,江色和烟槛外流。

登高节物最堪怜,小岭疏林对槛前。


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江城秋早催寒事,望苑朝稀足晏眠。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


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


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入谷访君来,秋泉已堪涉。


林间人独坐,月下山相接。


重露湿苍苔,明灯照黄叶。

乐趣人谁似我疏,无多骨肉总离居。


杜陵有妹今安在,班史重修恐未如。


咏絮乍惊微雪夜,结荷永废《大雷书》。

中年兄弟别离多,苦把毛锥受墨磨。


得第红笺交素壁,题名异地喜同科。


声华敢道追求点,恩爱终期似颍坡。

天涯别鹄惨离群,三载浮踪幻似云。


孤馆重依崇让宅,荒阡遥痛魏城君。


元稹俸薄难为奠,孙楚情多不在文。

音书不可论,河塞雪纷纷。


雁足期苏武,狐裘见薛君。


城池通紫陌,鞍马入黄云。

坊院东西俯玉河,古槐深荫绿云柯。
异时辱荐雄文似,几岁因窥马赋多。
凤幄侍筵辞禁直,龙楼问寝想仙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