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龙飞甲子尽豪英,尝喜吾犹及老成。


人竞春兰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长庚。


传家各自闻诗礼,与子相逢亦弟兄。

关路谁非观国宾,此君肝胆独轮囷。


故家遗俗欲坠地,博士议郎方要人。


久矣扁舟弄江月,往哉骎马踏京尘。

印山先生罗天文,一卷周雅遗子孙。
一门三世六七人,月中桂枝斫到根。


近来书种将绝却,两度秋天虚一鹗。

吾家词伯达斋翁,阿季文名有父风。


笔阵千军能独扫,马群万古洗来空。


嗟予还笏归林下,看子乘船入月中。

别酒醺醺容易醉。
回过头来三十里。
马儿只管去如飞,牵一会。

乌纱帽底青眸转,朱雀街头玉辔摇。


灯火高楼吹短笛,帘栊斜巷隘初宵。


身归兰省唯看月,心在天津欲倚桥。

天性怜才老未衰,爱君笔力绝新奇。


引弦连发天山箭,举手高攀月窟枝。


藻蕴科名通谱牒,旦希优劣系修为。

先朝取士尚雕虫,前辈皆因此显融。


衡鉴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


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

此君词翰逼晁秦,万鹄袍中少拟伦。


色笔探怀如有助,朱衣点首岂能神。


长安市素多游侠,天子廷曹怀士人。

昔人抱璞经三献,今子排云叫九关。


千佛经应冠鳌顶,大人赋可动龙颜。


探梅腊雪园林后,对策薰风殿阁间。

君家科级每蝉联,何况高才更妙年。


肄业机云同屋住,论文坡颍对床眠。


一双璧有连城价,九转丹能拔宅仙。

束发词林久著名,及兹书剑始西行。


里人预谶龙头喜,相者兼言豸骨清。


笔老定非场屋作,声和必为国家鸣。

辇下银袍似堵墙,名涂个个著鞭忙。


期年操木何容易,一日看花得许狂。


韩子吟披惟六艺,沂公吃著岂三场。

原夫辇岂敢追攀,每叹君文似左班。


不许犬鸡舐丹鼎,肯为鼷鼠发黄间。


主司一洗冬烘谤,老子前知昼锦还。

小陆词章海内传,名场久盍著先鞭。


惯看馀子瓦枢坏,太息斯人铁砚穿。


畴昔熏香过半世,即今拾芥已中年。

童年觜距已专场,何况而今益老苍。


天网恢然罩鸾鹄,朝阳鸣矣革蜩螗。


士谁与贺争同进,众亦推弘诣太常。

说到城南杜。
尽风流、至今人号,去天尺五。
家世联翩苍玉佩,自有文章机杼。

早年通法后,已是立朝身。


更道明经好,须为擢第人。


马寒村驿暮,灯暖帝城春。

年少刘家郎,绿鬓颜色鲜。


大者气孤卓,小者骨奇权。


珊瑚碧玉树,照耀森我前。

君从历下游三辅,暂就薇花避柏乌。


关内久悬冯异望,河西早上伏羌图。


茶官诡谲时侵马,饷吏奔趋日备胡。

去年秣马望行宫,飘然气若摩霄鸿。


不学提携百金剑,不倚能弯两石弓。


徒夸读书饱藜苋,笔阵欲敌千人锋。

两骥腾风上九垓,瑶林琼树绝纤埃。


行观海运几千里,坐待春惊二月雷。


霹雳一声天外响,婆娑双桂月中开。

弟兄连榜俱高荐,正遇龙飞急诏求。


兰省深严清禁近,丹梯曾上广寒游。


岂惟一举两黄鹄,便好同修五凤楼。

逐客归来访里闾,后生文彩益增奇。


低头见子如东野,满耳闻人说项斯。


果有高名动场屋,行观大策对丹墀。

我闻君家书满房,骑马夜过丛桂坊。


乃翁危坐具灯烛,诸子读书喧两廊。


问君读书一何苦,要取高官起门户。

何人解荐相如赋,狗盗鸡鸣岂此流。


壮志未登龙虎榜,荐书重入帝王州。


烟生渔浦雁初下,月满江楼雾已收。

快锁荆州从事厅,荐书飞入九重城。


试观文阵英雄气,定胜弓弦霹雳声。


霜踏板桥天欲晓,酒醒渔浦雁初鸣。

江南山欲穷,地与荆楚错。


君生于其间,秀气郁磅礴。


文章变骫骳,声名久渹硞。

河东先生才行高,昔游太学联烝髦。


雄文伟论万人敌,糠秕歆向奴刘曹。


抟风自许九万里,肯作斥鴳游蓬蒿。

国朝人物盛温陵,秋赋呦呦鹿食苹。


人倍平原门下士,文联韩愈榜中名。


丹墀何止三千字,云翼行看九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