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远随飞锡过闽关,迢递吴山共楚山。


遥想禁墀清梵晓,泠泠钟磬五云间。

蒿兰不并香,泾渭安同流。


小人有千险,君子生百忧。


名重圣主徵,道光史策收。

三年泮水振洙风,俯接诸生屡改容。


岭雾因时难隐豹,岩云有便得从龙。


久钦才调无双手,今喜声名达九重。

十年餐苜蓿,梦寐长阑干。


继粟自不饱,朝齑岂辞酸。


虽无汗马劳,几作蠹鱼乾。

乃翁共试蓬莱殿,笔力翻澜泻河汉。


联镳并出日华门,燕罢缀行风雨散。


家声烜赫今益昌,高车大马何煌煌。

五月齐侯报政时,衮章英节照西畿。


昔看高雁冥冥去,今喜长魂婉婉归。


诏使相望拥冠盖,都人倾倒迟光晖。

公提史臣笔,记注天子侧。


日成唐虞风,噩噩在典策。


家声继纯粹,论著多切直。

都城一别远相望,楚水秦山各异方。


每颂中和传四子,重闻京兆得三王。


执经误接金华袐,卧阁惊看鬓色苍。

名德重夷夏,皇朝两魏公。


平淮已得愈,论将更资冯。


报主男儿志,知恩国士风。

闻之善治水,不与水争势。


顺流导汉漾,徐当过三澨。


又闻善登山,不与山争力。

溪岸风高霜作棱,杯盘草草对青灯。


已甘盐菜待梁柳,况有酒浆延杜陵。


岁晚鬓毛纷似雪,天寒门巷冷于冰。

露醑无情,送长歌未终,已醉离别。
何如暮雨,酿一襟凉润,来留佳客。
好山侵座碧。

虚名强逐臭,小智矜藏钩。


蛮触蜗两角,古今貉一丘。


念昔齿方壮,抱愁山之幽。

圜墙闲木索,南亩富锄钩。


人谓贤使君,治术本轲丘。


丹禁颇念远,白简频黜幽。

曾记嘉陵共舣舟,江风又是荻花秋。


三年长别不一见,十事欲言还九休。


頫聘交驰淮水浊,行程不定陇云愁。

马首成南渡,西风木叶疏。


去程烟雨外,孤馆别离初。


未试平戎策,空怀逐客书。

簪笔文昌作望郎,暂抛台史护衣香。


摛辞曾是金声奖,程奏亲逢玉色康。


禄洎千钟荣滫瀡,图分九服职封疆。

词华标韵出邹枚,要路飞翔见轶材。


编削终篇辞右府,袤延飞诏入中台。


碑刊棠萼如敦实,衣曳荆兰似老莱。

紫阳如佳人,晻霭送征舳。


含愁入长眉,尽敛故时绿。


语儿已在眼,欢迎走僮仆。

阳城拙催科,贾谊困迁谪。


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


一笑为阔略,坐免投此帻。

老人聚扶杖,儿啼使君前。


习知使君清,一觞代一钱。


六城十万户,焉依刺史天。

材大多不容,论刚苦难受。


儒玄阅三朝,伟冯今白首。


胸中有藏室,设张动掣肘。

赤城往岁南来雁,送客去时岁云晚。


客来雁去两三回,怅望赤城天共远。


状元此去朝京师,不待玉立春班齐。

观风来几日,览胜有馀情。


汉阙留关右,周王重镐京。


乾坤缠水府,龙虎抱山城。

虎榜论交后,差池有岁年。


相逢俱暮矣,怀抱各依然。


余钓东南水,君还尺五天。

王氏名流众,韦家相业优。


满床乱簪笏,夺目见琳璆。


一卧留丹壑,崇班尚黑头。

鹏运方南海,莺迁更上林。


礼容恢国步,人望简天心。


朱绂群公列,彤墀委佩音。

佩鞬来海上,七见岁星移。


务剧操刀割,书成插羽驰。


诗传百越遍,诏下九霄迟。

睿诏搜遗逸,群英耻屈蟠。


荆邦收齿革,雍土贡琅玕。


竞掷莘耕耒,俱投渭钓竿。

槿花时态甘相失,金玉交情喜独亲。


慷慨有心探虎穴,邅回无计附龙鳞。


君方奋翼青冥上,我即潜舟寂寞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