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

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

诸家忆所历,一饭迹便扫。

暮风似箭复如刀,落照那能暖客袍。


天远地平城更阔,千寻玉塔尺来高。

垂近姑苏特转湾,盘门只隔柳行间。


望来望去何时到,且倚船窗看远山。

仰望苍岩高更深,岩中佳处著禅林。


琼泉万仞峰头落,一滴泉声一醒心。

满地寒风满面尘,荒烟白草旧通津。


晏安鸩毒俱亡国,可但西施解误人。

小雨如膏渍陌尘,一沟寒碧晓生鳞。


馀年巳自无多子,更向途中见早春。

成败由天众所知,乌江拔剑更何疑。


谁言碧海剸蛟手,也学临春井底儿。

灯映前窗纸不鸣,四邻无语犬号声。


南阳巳起为霖了,何用人间更得名。

虎丘山下月朦胧,阊阖门前动地风。


子夜一声琴一阕,杜鹃声在碧云中。

陌上清歌最可听,谁知此是断肠声。


就中更有杨枝曲,恨杀昏鸦及晓莺。

忆昔吴宫无事时,满城杨柳舞西施。


如今柳尽西施死,恨杀当年陌上儿。

姑苏台下垂杨柳,曾为张王护禁城。


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五十悬车事异常,符阶纶阁迥天光。


千秋国是黄金鉴,一夜乡心绿野堂。


漫赋祁招惟自止,旧图负扆敢云忘。

丰碑遥见炳奎题,尚忆先朝宠日磾。


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


九河冰壮尨狐出,十二城荒白鹤栖。

吴儿雅多姿,不肯藏白地。


因君更增情,吹雨作春泪。


三年师命留,千日中山醉。

苏郎年少时,万象愁雕镌。


应知等儿戏,区区止啼钱。


三生绮语习,一悟心超然。

世人如冰蚕,不知天有暑。


纷纷谤伤儿,宁识真实语。


当家勤采穫,两耳得韶濩。

往闻苏赵公,黄阁望诸老。


功名四夷知,无愧越裳操。


同时卿相家,纨绮或佣保。

寂寞看花兴,彷徨伐木歌。


虚闻莺出谷,未见鹊填河。


暮雨当窗断,春星入户多。

九江迷去住,群吏且因依。


高木秋垂露,寒城暮掩扉。


随云心自远,看草伴应稀。

照处石泉晓镜,卷时山月帘钩。
隔窗小婢侍梳头。
不语暗垂红袖。
不是秦邦金尽,那能赵印功高。
揣摩欲过洛阳桥,富贵徒欺妻嫂。
箧里阴符羞看,夜深刺股徒劳。
敝帏为马存,敝盖为狗故。
于物且惜之,人独无所顾。
悯哉娄江水,浮此三尸露。
岐路吾生拙,芳林秋意多。
一枝堪寄傲,双剑共悲歌。
北阙浑无梦,南山空有罗。
原是道傍半间屋,自君到此足优游。
纵令野月长相接,不得僧来也不幽。
痛饮忘形处,清谈得意时。
为怜非恶客,还看出新诗。
交道真难合,人情岂易知。
处处溪环舍,家家石累墙。
有时逢老稚,无事只耕桑。
野色撩诗思,村醪引醉乡。
云锦乘风吴水头,繁华满眼过苏州。
青楼帘箔烟花暖,画舫笙箫潋滟浮。
薄雾山钟惊市晚,斜阳渔笛使人愁。
今夕是何夕,长歌朋盍簪。
参商照天角,风雪满山阴。
衣袂秋阴薄,帘栊烛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