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朱槛低墙上,清流小阁前。


雇人栽菡萏,买石造潺湲。


影落江心月,声移谷口泉。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


烟岚馀斐亹,水墨两氛氲。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风月肝脾冰雪胸,道人妙手凿虚空。


斸翻诸岭云烟骨,幻出山岩紫翠峰。


细看分明非饤饾,如何雕得许玲珑。

十片寒湖滑,千秋白浪根。


苍苍古崖色,叠叠老苔痕。


欲象巨鳌顶,俯当科斗盆。

溪边有村落,未始识纷华。


去县只数里,居民逾百家。


山腰荒径转,谷口翠微遮。

山鸟劝人饮,山蝉笑我狂。


归时兴未尽,不得看斜阳。

道傍行采药,石底卧题名。


野老相迎拜,溪童乍见惊。

一溪清水佩声寒,两岸莓苔锦绣斑。


三径谁来卜邻舍,千峰我已作家山。


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

晓波清苍痕,豗激翠将腐。


奔涛已东决,磊块留不去。


巧匠取之出,入资园亭趣。

吾宗有东野,诗律颇留心。


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


霜空孤鹤唳,云洞老龙吟。

沈翁昔日补天炼五色,天漏纵横完不得。
且从河汉觅支机,肯向陵阳泣含璧。


一拳气夺二华青,双岭寒分洞庭碧。

几杖从琼海,归来白发长。


五经崔母子,三徙孟家乡。


樱笋春盘嫩,鸡豚夕箸香。

苍翠女贞枝,陶婴七十时。


珠毛黄鹄子,玉蕊白华儿。


掌故多高弟,文宣亦老师。

池水。
池水。
鸥鹭浴来还起。

旋分泉石作溪山,圆峤方壶在此间。


一柱擎天高卓立,四时含雨细潺湲。


常疑虎豹穿群去,更觉猿猱费力扳。

何人此地得幽居,竹石中间宅一区。


可意江山千百里,有情花木两三株。


应无俗客惊吠犬,时有轻船过卖鱼。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
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


要当论真空,万物同一马。

好山意度如高人,偃蹇那肯来朱门。
青油幕中盛快士,爱山惟恐不能致。
昭亭东望天一涯,武担亦复归迟迟。
昨旦愁风色,今朝喜日华。
从容下官道,迤逦见人家。
盛服缘崖看,焚香满路遮。
到处窥泉窦,逢人问草名。
簪裳已无累,猜鸟不须惊。
对景有诗癖,酌泉无酒狂。
一竿重上钓矶头,矶漈宜人是白鸥。
江海自通天地老,烟波长送古今愁。
凭凌巨浪贾船晚,萧瑟高原野笛秋。
梁君叠石天南杰,蓄宝方流复旋折。
儒雅风流世莫俦,侠气如虹心似雪。
云鹏戢翼端江头,几年弭笔从青油。
缁客幽栖常苦吟,水边松下静愔愔。
有时一室焚香坐,不以诗情废道心。
无复晨钟暮鼓声,慧云犹护法灯明。
佛乘大有扶持力,旧塔虽攲不解倾。
松下煮茶冰折玉,梅梢挂衲藓黏绿。
莫侵石坞竹边行,行处明年减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