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旅途何处可听莺,归梦频频不计程。


也识浮名为我赘,且将世事等云轻。


两逢芳草依人绿,又见榴花照眼明。

岭客金陵地,饥凉向尔言。


文章非有用,愁病亦何恩。


影散寒江水,心摇白鹭村。

沙村水岸竹青青,送客寒天过短亭。


春酒一壶怜岁晚,云帆千里趁宵星。


左江腊月多烟草,郁水长洲女儿好。

空门龙象道高升,坐使山川胜气增。
天道不言成四运,人间无处证三乘。
云深尚有游山客,烟冷空馀礼塔僧。
七年父子苦离别,一朝相见各欢悦。
严父翻作慈母心,依依膝下情弥切。
望汝功名且由后,骨肉何时长聚首。
山北山南属老臣,冰霜百鍊不赀身。
胡床夜夜闻笳角,万里长安月自春。
重入修门并秃翁,旧巢如扫付西风。
从来秋士多萧瑟,不为霜林与候虫。
垂老他乡,妻子与偕,差共相依。
却回头故国,又逢寒食,关心先垄,谁拜深衣。
草色长湖,柳丝断岸,岁岁扁舟此日归。
上相平胡不作难,已开亭障彻乌桓。
公朝问罪知谁敌,穷虏要盟故自寒。
烽燧报安千徼肃,羽书飞捷万人看。
勇往都忘去路难,胸吞螭虎气桓桓。
吴头楚尾三年梦,塞北江南五月寒。
瘦马系门留我别,明珠携袖许谁看。
喜说山居胜,兰亭一盼中。
松楸今十世,竹帛故三公。
念德心何极,幽栖道未穷。
识子云溪上,天星已再周。
故人今略尽,斯世果何求。
得丧元相似,乘除岂自谋。
不辞一舸下三州,送我能为信宿留。
腹有琅玕元自润,气兼熊豹不妨遒。
清尊近对江云湿,乌帽高寻洞卉秋。
远道勤君屐齿迂,寄声从此问何如。
归鸿不与斜阳尽,离恨还将落叶书。
吏横要须先缚虎,民劳切记莫惊鱼。
不向衡门把一杯,山中话别且徘徊。
岚侵征帽晨疑雨,叶拥寒炉夜拨灰。
路入西州空马策,诗寻东阁正官梅。
分手三年不易逢,一觞淮海酹西风。
书生君独忧当世,末路人谁识此翁。
故国青山愁夜鹤,孤舟白发映秋蓬。
少日诸公后,流年两鬓斑。
世情春冰泮,行路太行艰。
何计分珠履,空怀对玉山。
清镜朝容减,寒灯夜影孤。
身曾谙作客,情亦念携孥。
宝剑千金重,晴虹万丈舒。
鹏鴳逍遥意,鸠鹰变化时。
物生良自足,天命本无私。
戚戚真何事,平平亦大奇。
丽泽存相益,和羹忌苟同。
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
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
张子好兄弟,别我今九年。
东风刮眯眼,双鹄忽堕前。
坐定看两鬓,喜极意惨然。
驰名衮衮甚长川,君独乘风万里船。
得意正看期汗漫,趋时宁肯媚连娟。
升沉百辟方公道,扶植斯文要众贤。
微雨轻寒透客衫,十分秋色相征骖。
人占逸驾应空北,君自良图已运南。
须信由来非枉尺,谁云领取勿多谈。
春来曾无顷刻晴,十日九日常风雨。
鄙夫更为感时忧,浙东贼势猛如虎。
官军道上恣抢攘,居人往往尽闭户。
桫椤树头月皎皎,共坐论诗天欲晓。
大星飞落沧江前,小虫啼遍墙根草。
我爱高人白云姿,对客长赋白云辞。
若未曾期住,虽离岂怨深。
定知孤寺语,那入向山心。
窗烛思前影,江寒念晚阴。
炎蒸未歇赋归欤,为忆高堂慰倚闾。
尊酒韩江挥别泪,期君珍重惜三馀。
故人侠气访樵渔,多病偏逢疏又疏。
正欲论心弹往昔,可能携手即分裾。
何从闻见转相思,一骑琴书特问奇。
岂是鲤庭传说在,间关千里步天涯。
思君玉树悬弧日,正我金华鼓瑟时。
鸠爽只今腾凤羽,头颅章甫慰吾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