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东邻主人游不归,悲歌夜夜闻春相。


门前人闹马嘶急,一家喜气如春酿。


王事何曾怨独贤,室人岂忍交谪谤。

江夏无双小道士,一丘一壑长避世。


裁云缝雾作羽衣,芦花柳绵当裘袂。


身骑鸿鹄太液池,脚踏金蟆攀桂枝。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


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

春来携酒醉春萝,乞得春花一两窠。


不若取将松竹去,成阴留待主人过。

海边游子日思归,新句劳君更置规。


莫问人间多贝锦,正如天上有参旗。


寄书只欲凭黄耳,去路谁能畏赤眉。

忆昔弹冠事明主,奕奕轩车走环堵。


雄白那能守一身,雌黄直是论千古。


当时意气迥堪怜,家难飘零燕市边。

兰若松林物外居,羡师一住十年馀。


奔驰万里心灰冷,借我峰前使结庐。

去国翻成汗漫游,迢迢云海六鳌愁。


归来又踏江南土,都在当年拄杖头。

散策曾游瑞相峰,烟霞深处翠成丛。


清江使者今安否,五换星霜一梦中。

羽卫天行路,龙帷御宿亭。


壁坛流霁月,银阙动春星。


谏猎心空赤,逢时鬓尚青。

岩松傲岁寒,枝干腾千尺。


男儿若稽古,功名垂竹帛。


我祖东丹王,施仁能善积。

毗陵客舍洮湖里,乡心祗忆吴江水。


关门千树别来青,笠泽孤云望中起。


孤云迢递故乡山,也似梁公马上看。

四海吴夫子,成人见冢孙。


礼应先雀弁,欢满及龙门。


紫鷟非家瑞,芳兰是国根。

道学先生生妄想,默与飞云互来往。


识神打破无极圈,钻入枕头呈伎俩。


长髯道士白沙翁,一主一宾非有两。

不闭三天道,难回二子诚。


露章招有感,裂帛喜为盟。


神剑一日试,法灯千古明。

生其箕子国,来拜观音山。


迢迢万里外,了了一见闲。


风波任浩荡,云月自往还。

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
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


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

丹凤翩翩五彩衣,也随计吏上京畿。


十年便可从师学,千里还应念母归。


水驿行经春草绿,天门朝罢雪花飞。

三度除书下七闽,勒回深愧北山文。


劳君为写山中相,要与邦人识使君。

篱菊初黄枫叶丹,苍筠共此屋三间。


拂天未带山云白,斸地已凝湘晕斑。


玉版有时堪咀嚼,石栏何日共跻攀。

蓦地萝山为写真,石田毫素妙通神。


闲来秋水亭中坐,便是丹青个里人。

灯火相亲几夜阑,点金愧我乏灵丹。


梅花初霁枝头雪,桂棹同翻海上澜。


打约蚤登周世岸,分携当记老龙滩。

老我淡然心似水,却逢淡水便投真。


笑看流入天池去,蚤作商霖济世人。

茅笔亲书白陟釐,邮筒故与客舟违。


夜深星斗虚摇落,春老龙蛇或解飞。


风雅未应今在逸,咸韶元是古来稀。

胡君赠我韩干马一匹,乃是汾阳旧传刻。
雄姿逸态嗟夺真,真马见之俱辟易。
奔雷翻电不可见,更有绿蛇兼紫燕。
雕鹗逢秋已恨迟,公才如此尚谁羁。
江城樽俎未三月,世路干戈方百为。
去马便如千里别,断葭已作十分披。
欲书归田具,请子试濡笔。
先之蜡屐双,侑以藜杖一。
今年苦风雨,老屋半倾攲。
投足犹无地,君来正此时。
朱丝徽黄金,问子用此何。
从来履霜操,不及懊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