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舟楫仍鞍马,年年事远征。


长禁波浪恶,罕见道途平。


诗酒唯疏放,乾坤尚甲兵。

信来频慰别离魂,苦问官情却懒言。


多睡正随蝴蝶梦,相怜空愧鹡鸰原。


幸无俗客于书户,遥想青山对县门。

十万楼船不得骄,洪波血立注青霄。


天弧一举旄头落,不似浔阳枉射鲛。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我行黟歙间,山陇如黏蚝。


涧水互萦绕,路石何硗嶅。


深谷四无景,峻岭干云霄。

故乡禾黍世亲稀,中表相寻只有师。


惆怅离怀向何许,鄱阳湖上叶飞时。

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


定中观有漏,言外证无生。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


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扬帆渡彭蠡,云树晓冥冥。


潮到浔阳白,山连建业青。


乾坤随去鸟,江海任流萍。

太祖平陈日,楼船下此湖。


波涛留壮色,天地见雄图。


水上开黄屋,云中下赤乌。

细雨如烟下九垓,始闻岩谷隐奇才。


一朝文彩惊人眼,知自南山雾里来。

月入柴门夜色新,坐坚谈垒足佳宾。


谁云老子兴不浅,政恐元规尘污人。

挂席过鄱阳,匡庐压湖内。


舟行二十日,一与名山对。


弥旬风雨调,及此霁光贷。

湖平轻点雨,山远静连云。


望望迷烟合,水天何处分。

郡亭临大泽,霞障截尘纷。


有色只因日,无心元是云。


沧浪随郭转,欸乃隔江闻。

君如别驾宠,我愧淮阳黯。


鄱水偶同僚,江楼屡凭槛。


感秋悲思多,惜别刚肠减。

春水平原天可拍,夏日如焚天可拆。


哀哉农民亦良苦,厌见常旸与常雨。


去秋鄱阳偶中熟,巨室犹言廪无谷。

一别鄱阳岁及期,夔门又见食瓜时。


自惭政拙无遗爱,安得民心有去思。

去岁鄱阳四望亭,题分十二志同登。


眼中忽见天边月,不谓天边是固陵。

一江明月夜归迟,萧洒斋中小范诗。


亭自我名犹未赏,梦游江静月明时。

来去鄱阳各有因,却疑行止亦由人。


此心可鉴惟天日,公论难欺有士民。

五峰亭上同登日,遥望庐山在杳冥。

今日庐山真满眼,回头却望五峰亭。

手移修竹傍墙栽,老眼青青为竹开。


独坐书斋谁是伴,清风时作故人来。

天然形貌写何难,难得灵台上笔端。


朋党论兴三出日,不知谁作正人看。

颜范遥同异代心,琳宫香火道缘深。


诗家风味今谁在,定访弥明与共吟。

干越亭前晚风起,湖入鄱阳三百里。


晓来一雨洗新秋,身在江东画图里。

我来鄱君山水州,山水入眼常迟留。


绝境遥通云锦洞,清音下瞰琵琶洲。

忆昔江东会众仙,诗筒来往走山川。


造楼游戏偶成凤,炼石辛勤同补天。


堪叹交游隔生死,尚馀文字带芳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