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涕泗不能收,哭君余白头。


儿童相识尽,宇宙此生浮。


江雨铭旌湿,湖风井径秋。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


岂止形骸同土木,兼将寿夭任乾坤。


胸中壮气犹须遣,身外浮荣何足论。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


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前行。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曲尘。


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


舞筵须拣腰轻女,仙棹难胜骨重人。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


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往年君向东都去,曾叹花时君未回。


今年况作江陵别,惆怅花前又独来。


只愁离别长如此,不道明年花不开。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


惨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

东楼胜事我偏知,气象多随昏旦移。


湖卷衣裳白重叠,山张屏障绿参差。


海仙楼塔晴方出,江女笙箫夜始吹。

重裘暖帽宽毡履,小阁低窗深地炉。


身稳心安眠未起,西京朝士得知无。

泉石尚依依,林疏僧亦稀。


何年辞水阁,今夜宿云扉。


谩献长杨赋,虚抛薜荔衣。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

邮亭寄人世,人世寄邮亭。


何如自筹度,鸿路有冥冥。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


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


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

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日映文章霞细丽,风驱鳞甲浪参差。


鼓催潮户凌晨击,笛赛婆官彻夜吹。

此画寄松院,墨涩笔潦草。


别来三十年,衲子尚能保。


开卷漫发笑,可感仍交抱。

晓烟清露暗相和,浴雁浮鸥意绪多。


却是陈王词赋错,枉将心事托微波。

秾华自古不得久,况是倚春春已空。


更被夜来风雨恶,满阶狼籍没多红。

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

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钱郎坐我悬罄室,要我为作悬罄篇。


我歌欲就须斗酒,君言室中无一钱。


空梁颇受落月色,北窗仅可凉风眠。

落帆曾傍芦花宿,借得先生月一滩。


鸥鸟未忘吾道在,江山肯作故人看。


树昏断岸潮声急,雪洗孤台石罅寒。

百篇学杜拟商歌,墨沈频将渍泪磨。


世难相寻如鬼疰,国恩未报是心魔。

漫漫长夜独悲歌,孤愤填胸肯自磨。


敌对灾星凭酒伯,破除愁垒仗诗魔。


逢人每道君休矣,顾影还呼汝谓何。

栋宇云生覆画栏,御风身在杳冥间。


露头不觉吹乌帽,热手犹须握冷环。


欲断嘶蝉仍自续,倦飞孤鸟亦知还。

蠹丛仙眷,隔两年不见,别成天地。
小册夹干胡蝶翅,也算梦华身世。
露粉香葱,风签乱叶,一卷拈花旨。

阶前漫有忘忧草,帐里空垂辟闷犀。


惟有相思助吟兴,一篇才了又重题。

天地本多情,造化氤氲席。
畴窥不测藏,勺水与卷石。
虽分流峙形,繇来同一脉。
晚日临寒渚,微风发棹讴。
凤池波自阔,鱼水运难留。
亭古思宏栋,川长忆夜舟。
洞锁荒烟藉绿苔,桃花红尽更难开。
刘郎依旧春风里,又到玄都观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