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


故知前辈宗徐、庾,数首风流似玉台。

西台妙迹继杨风,无限龙蛇洛寺中。


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平生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帝城春日帽檐斜,二陆初来尚忆家。


未肯将盐下莼菜,已应知雪似杨花。

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


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

昨夜有风雨,云奔天地合。


龙吟古石楼,虎啸层岩阁。


幽意未尽怀,更行三五匝。

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


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


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

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


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奇峰。


拔出飞鸟上,图画难为容。


闻昔有幽人,扪萝追赤松。

若耶溪头过新雨,云门寺前芳草长。


好将薜荔纫衣带,更取辛荑结佩纕。


绿鬓朱颜非昔日,茂林修竹是他乡。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镵。


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于鉴。

云门若邪里,泛鹢路才通。


夤缘绿筱岸,遂得青莲宫。


天香众壑满,夜梵前山空。

九日僧房酒满壶,与人听雨说江湖。


客来禁道兴亡事,自悔曾为世俗儒。


枫树感怀宜伏枕,田园废尽免追呼。

嵌空撑户牖,凿翠支堂奥。
淙淙岩溜响,喧银瀑。
硗确谽谺,铁色黏青峤。

一团臭肉。
千古迷人看不足。
万种狂心。

寺外山皆石,门因凿石开。


野花黄类菊,寒笋绿黏苔。


官为看田至,僧方乞食回。

浮桥流水雪潺潺,客子来游二月阑。


蓓蕾巳青酸满树,梅花只就画中看。

松下山前一径通,烛迎千骑满山红。


溪云乍敛幽岩雨,晓气初高大旆风。


小槛宴花容客醉,上方看竹与僧同。

绝壑开花界,耶溪极上源。


光辉三独坐,登陟五云门。


深木鸣驺驭,晴山曜武贲。

万动俱寂,如大虚空。


虚空无椎,何物为钟。


傍震万壑,高闻九穹。

结叶垂花老桤卧,四山无风午刚挫。


扳花荫叶桥畔凉,葛屦生衣安稳坐。


田家初饱麦上场,溪雨新过水推磨。

双溪港口泊幽梦,石帆山下朝炊动。


荒村客到松鼠奔,小市人喧竹排重。


我生百事松上针,虽有寸长何所用。

夏首新热叶气蒸,细路危桥得幽悄。


桤树成林已快人,况有鸣泉覆深筱。


松髯石发雅能净,竹稚鸟雏怜最小。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


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


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

两崖十里苍簋根,中藏一溪云月髓。


嫩粉生香笋出林,老枝压地花成米。


溪上老翁撑竹船,摘米炊枯弄清泚。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系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


香台花下出,讲坐竹间逢。


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从。

骑拥岩旌合,钟鸣松寺深。


烟霞盘石磴,台殿耸珠林。


未息征途驾,偏怜阅世心。

一番游兴一番酸,再访云门道自南。


不尽溪山供野鹿,几多宫窟老春蚕。


风随樵径知朝暮,病减维摩可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