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喜长亭柳,枝枝拟送君。


惟怜北窗□,树树解留人。


圆缺都如月,东西只似云。

景命昭彰佑德基,元储敦裕协祥期。


寝门劭至尝无怠,学肆多闻讵有疑。


金玉腾音锵睿律,简编申锡振良规。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


对菊莫谈当世事,品茶犹识古人心。


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

群山走沧海,南戒开越门。
峨峨观察使,坐镇潮梅循。


驻节古揭阳,一官清而尊。

西北有浮云,白白澹将坠。
安知东南望,有海乃无地。


海气秋昏昏,天星为易次。

明月出南斗,西园秋气清。
官闲自课儿,渊渊夜读声。


维公有佳儿,卓荦人中英。

东坡谪岭外,诗境益奇绝。


公虽度岭来,非谪乃持节。


诗境与之同,意态雄且杰。

龙飞凤舞九山秋,不掩诸公富贵羞。


三窟已营何足喜,一城自坏正堪忧。


楚骚有恨穷天问,晋易何人识鬼幽。

促轸危弦音最悲,伤心那得世人知。


由来入室升堂者,意在高山流水时。


与子径为竹林宴,到今长记角弓诗。

闻君跋马禾川道,攀

三辅衣冠多俊贤,迩来风物故依然。


君家复在城南社,时望从知尺五天。


韦氏训经门益大,酂侯治第世相传。

学道如痴狗,衔枯苦求汁。


悟道如涸鱼,登陆徒呴湿。


空虚无片段,岂要论失得。

生平食字饱,渴饮松煤汁。


共压强韵诗,思苦笔未湿。


纷如舟竞渡,红锦志先得。

榴娇乍赪颊,柳暗初流汁。


湖南去饭牛,饭饱牛耳湿。


炎景困腾腾,嘉宾来得得。

吾闻嵇阮俦,颓然嗜米汁。


呼酒如救焚,五斗未曾湿。


清言多妙理,往往酣中得。

古人不可见,循吏亦已远。


试为左右容,阿墨何相反。


陵迟叔季日,毁誉俱混混。

莲幕游从一二年,送行越境继前贤。


笔头皆有珠千颗,端似少陵夔府篇。

回头遥念荡中群,把酒欣论坐上文。


臭味聊将比兄弟,大冯君与小冯君。

少年才气已超群,场屋能摛锦绣文。


糠秕在前真有愧,春风得意岂如君。

太虚自是隔凡尘,惟恨神霄事不真。


泥马空遗玄圣像,池鱼恐是小龙身。


久知天上仙官贵,不救山中道士贫。

洗净人间万斛尘,玉虚坛上夜朝真。


井深莫探丹泉髓,屋小难容老桧身。


符召得龙聊小戏,料分与鹤未全贫。

鼎鼎百年内,何由一日闲。

冲冠无怒发,揽镜已苍颜。

未易桴浮海,应难屐上山。

失梳蓬鬓结,欠洗垢衣黄。


我欲齐荣辱,谁能较短长。


贱贫犹不去,富贵慎无忘。

案上因翻简铁堆,亲朋何日和诗回。


高怀剩得清闲力,满纸溪山秀色开。

苕霅从来著志和,子云宁久占烟波。


速归径上清班好,时过南湖伴浩歌。

宦情侬自本来无,君亦琳宫暂逸居。


西华武夷俱绝胜,可教诗卷此时疏。

往事追思重惨伤,相从常醉德勋堂。


每登屺岵数鸿雁,老泪风前必数行。

挑尽灯花夜未眠,清寒浑忘是春天。


霜侵绿鬓张居士,空坐书帏三十年。

頖宫德厚仍信矼,北扉笔力谈笑扛。


重圭叠璧凛群视,不使东瓯成陋邦。


日边时见召仙李,林下那容栖老庞。

济难资长策,常怀国士风。


秦强因将白,鲁弱更蒐红。


叹己怀孤愤,忧时咏小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