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公家一峰如终南,须信是中有佳致。
对之忘饥亦忘愁,岂待声色兼臭味。
嗜好萧然迥出尘,同年要是我辈人。
久闻英石空流涎,意欲得之无力致。
士衡东头富玲珑,染指独许尝鼎味。
明窗净几拂蛛尘,尤物定自能移人。
小园五亩依篁竹,中有茆茨数椽屋。
小桥度水既窈窕,侧径穿花仍曲六。
惯看翠碧羽差池,时听黄鹂声断续。
老氏正求知我希,吾今老矣更何之。
极知仕宦皆由命,纵有功名已过时。
览镜形容宁复我,还乡交友定从谁。
先生祖实康乐公,于今为庶称老翁。
派流白鹤溪上住,乡里群豪趋下风。
叩门过我惊我侬,头戴笠子心忡忡。
化感儿嬉七十翁,波馀犹足活喑聋。
肯安恬退淡中味,大觉催科拙处工。
及物坐看驯乳雉,苏民更欲骂尸虫。
修龄阆苑一仙翁,拜跪无妨岂是聋。
松柏耐寒宜岁晚,池塘入梦泄春工。
群趋摘尾浑行鹭,一见降心赋草虫。
别驾宝横道,冷官槁代楹。
谁令尘土姿,近映冰壶清。
君家闽山阳,泉以蒙著名。
尚不求真语,何能计妄言。
且饶只么会,犹是弄精魂。
久持邦柄擅斯文,却扫丘园脱世纷。
已用三篇作霖雨,回看万事似浮云。
何须棨戟荣归路,自有旗常载旧勋。
出处逢时道不殊,当年功立老闲居。
来膺冕绂三公命,归奉云章五色书。
社稷元臣名已遂,山河雄镇宠仍疏。
晓日清明霁,华林物色新。
诏颁慈惠宴,恩厚老成人。
衮冕三川客,杯觞四府臣。
君臣一德千龄际,柱石三朝四纪中。
天下重轻常系望,膝前谋议不言功。
位高少有名兼美,体健方知福更隆。
官崇真是帝王师,八十归休亦未迟。
不似孔光辞位日,早于姜望出封时。
仪形昔已图麟阁,稿草今应集凤池。
圣代登庸年独少,清时得谢齿尤高。
官如中令躬无疾,文似司空思不劳。
玉座案经涓对日,金壶加礼赐春醪。
几夕华星动紫躔,少微光入太微垣。
帝临便座延公衮,人喜安车到国门。
恳叙官仪还汉节,亲承需宴酌尧樽。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锦袍公子最多情,每许山人并马行。
今日独乘官舰去,却瞻马首曳心旌。
琵琶山人白发翁,金玉文章冰雪容。
凤凰台下时常见,野鹤群中不易逢。
内墙阴处月桥西,记得联镳觅故溪。
千里北风成怅望,几时南客重提携。
不奈寒侵季子裘,忽惊同载李膺舟。
使星一点依南斗,肯作聊城五夜留。
堂敞金山胜概收,城中洞府见深幽。
乔松绝壁长为护,明月清风不用求。
槛外花香清益远,庭前草色翠交流。
卧病三秋色,怀人五岳情。
凉飙吹梦起,啄雀唤愁生。
客返关中路,书传历下城。
骚经比兴殆无遗,何独于梅靳一辞。
从逊以来方有句,到逋而后愈难诗。
形容虽巧迹之浅,吟状愈多天者漓。
芳姿抱青峦,根蔓殊众品。
水净隐帘珠,云开露屏锦。
沥沥岩风来,幽香泄清凛。
溪转闻鸣泉,林疏渲苍藓。
䔩洁来潺湲,凝光散清浅。
未知适所从,空山漫流衍。
石笋生孤标,屹立青冥直。
根横晓浪痕,箨卷春云色。
棱棱长钧锋,应使山魅惕。
谁种薜荔花?盘根上幽石。
玲珑珠缀晓,香霭岑岚夕。
却误贪寝人,遗衣挂苔壁。
啧苏出深窦,欣然傍欹壁。
清漱疏林澄,光净寒石白。
一劳意渴甚,挽玩此水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