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花时腊酒照人光,归路春风洒面凉。

刘氏宅边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桃香。

岩头匹练兼天净,泉底真珠溅客忙。

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


风轻花自落,日薄山半阴。


涧草谁复识,闻香杳难寻。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睡馀柳花堕,目眩山樱然。

春乍霁。
清涟画舫融泄。
螺云万叠暗凝愁,黛蛾照水。

鹤林道士轩辕徒,以飙为轮雷为舆。


开山养鹤作骐骥,上下二仪周六虚。


雏成洗髓扶桑窟,缟练羽毛镠铁骨。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古寺名僧多异时,道情虚遣俗情悲。


千年鹤在市朝变,来去旧山人不知。

流水苍松石径斜,瓮城城外梵王家。


仙林不返云巢鹤,僧钵曾移海国花。


剥落苔碑秋卧草,荒凉竹院午敲茶。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

我方一枕午风眠,君正然香未解船。


知问无为三不答,广咨王母几寥然。


分明翠竹黄花意,何必红铅黑汞篇。

骨气秋江月,文章春苑花。


片心穷万法,半语辩千邪。


朝罢鸡司晓,醉酣蜂报衙。

骄魃羞明晓失威,前村落罢雨丝丝。


四方万里共明月,五岳六辅生凉飔。


我亦白云一逋客,幸不龙门遭点额。

千林凉叶颤秋声,前庭后庭新月明。


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


此去寒衾仙骨冷,可堪清夜泪珠倾。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


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何人结屋山之阻,剩水残山半间与。


竹院东风僧未归,落日楼台自铃语。


刘家事业今沉沦,空馀黄鹄青嶙峋。

青青杨柳啼乳鸦,满山烂开红白花。


小桥流水过古寺,竹篱茅舍通人家。


潮声卷浪落松顶,骑鹤少年酒初醒。

白头不出城南寺,枯坐蒲团笑客忙。


过暑葛衣浑破碎,逢秋竹院愈荒凉。


空山云湿龙归钵,古屋松低鹤在床。

棕鞋桐帽走风雨,正是山僧送笋时。


夜月不留栖凤影,春雷失却化龙枝。


从来不识葛藤味,此去方参玉版师。

胡桃一裹茶三角,胡桃壳坚乳肉肥,香茶雀舌细叶奇。


枯肠无物不可用,寄与说法谈禅师。
竹龙吐雪涧水活,茅屋烟吹树云薄。

上人才思塞胸次,强欲禁之无不鸣。


一日相望吐奇句,满林光彩照山精。

城南鹤林寺,幽境脱尘烦。


地僻藤花落,窗虚贝叶翻。


池塘浮野鸭,竹树挂山猿。

病馀乘野兴,来扣了翁房。


竹笋迸出地,花枝垂过墙。


雨声鸣客枕,云气暗僧堂。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野寺寻花春已迟,背岩唯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赏,为报春风且莫吹。

山川重复出,心地闇相逢。


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


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

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


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


烛焰风销尽,兰条露湿空。

冥冥近岭翠,浏浏长廊风。


他年竹林社,记取山王同。

支头涧底石,濯足松下泉。


吾生傥有此,无复东西缘。

临分更携手,坐听烟钟声。


斜阳有底急,不贷四窗明。

林间煮茗罢,谷口苍烟漫。


行看草根露,已作珠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