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吹乌帽晚飕飕,颠倒空尊不自谋。
赊酒邻家惭旧债,题诗茅屋载新愁。
黑云雨压千山暝,黄菊草深三径秋。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手撚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馀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添塘。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四月扬州芍药多,先时为别苦风波。


还家忽忽惊秋色,独见黄花出短莎。

鼎足炉边坐,陶然共一樽。


道心元自胜,世味不须论。


安稳三更睡,清明一气存。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风滟滟开黄菊,黄蝶茸茸竞相逐。


千英万蕊艳且香,晚来知向何枝宿。

粉靥金裳。
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
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
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

年年九日忧无菊,今岁床空未有糟。


世事何尝似人意,天公端解恼吾曹。


金龟解去瓶应满,玉液倾残气尚豪。

大芋高荷半亩阴,玉英危缀碧瑶簪。


谁知一叶莲花面,中有将军剑戟心。

君不见黄花曲里黄,戍日萧萧带寒树。
楼上偏临北斗星,门前直至西州路。


每到瓜时更卒来,祇对黄花□□□。

碧尽遥天。
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

秋容围屋,诗声谁读。
伴黄花,绕疏篱、几竿修竹。
插架秘图书,博览堪游目。

弃财戒酒。
药囊系肘。
常清静,便把虎龙引逗。

驿道云山里,悠悠千骑行。


猿禽互啼啸,崖岭各阴晴。


树合天疑窄,川回地忽平。

涵秋寒渚。
染霜丹树。
尚依稀,是来时、梦中行路。

黄花惊破九日愁。
正寒城、风雨怨秋。
愁便是、秋心也,又随人、来到画楼。

伊昔天边望稿砧,天边鱼雁几浮沉。


机番白苎和愁织,门掩黄花带恨吟。


自古诗人皆浪迹,谁知贤妇有关心。

万红憔悴。
秋光独锐。
虽有番,颜色按,中央殊丽。

主人居屋,绛宫长住。
日行持,常关锁,闭门封户。
里面种金钱,个个堪分付。

人须猛省,人须猛悟。
独不省,独不悟,巧机越做。
有日阎王知,差著个特俏措。

大仙师父。
常来救苦。
且作凡间人、说些宗祖。

昨朝酒醉,被人缚肘。
桥儿上、扑到一场漏逗。
任叫没人扶,妻儿总不救。

这重阳子,今来生此。
是非去,烦恼退,逍遥白遂。
摆脱一炉香,何有短叩齿。

家自悟。
今观睹。
扶风安手脚,未知门户。

霜径都荒,讶卷帘重见,旧日宫裳。
别经小劫,拈还一笑,原来宝相,不是秋妆。
金环飘断三生影,乍添续、一线斜阳。

托命孤芳,剩十年魂梦,长绕伊行。
小廊回处,凤城西畔,几回烛底,仔细秋妆。
当时一笑天能妒,便拚断、故国遗香。

八月遥闻使者槎,过期霜色近寒花。


自云卤簿江州守,偏识柴桑处士家。


旧事数从杯底得,壮心时傍句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