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许传霈,清道光二十三年生,上虞人,宦游杭州等地。曾为东阳乡试考官(《一诚斋诗集》中有《襄校东阳县试卷事竣柬梓材》),嗜篆刻、擅金石考据,有诗名。尝与汪苇塘、施衡甫(继常,曾考考证汉三老碑出土地)诸公结诗社,唱和不断,一时风流。...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城西山势如游龙,起伏奔驰神莫状。
城西山色如好女,隐约倩秀遥相望。
报俶塔近白沙堤,东接城垣尤豪宕。
铸金象人物,后世易青丹。
丹青成容易,不若铸金难。
所以金能寿,画图偶尔传。
鸡黍田家具,深林乐且住。
酡颜立茅檐,茶笋香处处。
有鸟忽呼归,我亦寻归路。
山泉说虎跑,游兴晨更豪。
舍舟登彼岸,行行不辞劳。
数里越云岭,泉声何滔滔。
钱唐江一曲,处处栽修竹。
竹林深复深,接入五云麓。
有坞曰云栖,五色云归宿。
熟闻何一白,流传一片石。
石刻晋永和,禊帖留真迹。
当宋南渡时,维扬失不获。
雪花历乱扑衣裾,梅花错落逐舟车。
花花姑为逞奇诡,惆怅诗人长道途。
秦子当年发雅兴,斗酒十千踏雪沽。
我生少小悲失怙,十五年来未抔土。
壮来又叹轻别离,六十老母难得聚。
举头浩浩白云天,无尽行云有尽年。
两仪分乾坤,阴阳至理存。
生而为夫妇,肇始重人伦。
常变不逾节,死生安足论。
不爱家鸡爱野鹜,王子当年诽痴腹。
为爱野鹜杀家鸡,陈子今朝见太奇。
我生少壮忘执笔,谴呵时闻趋庭日。
桐庐江清浅,潇洒属兹邦。
官师推人杰,赵范与吕张。
清献琴鹤去,希文柤豆香。
我生夙抱看云癖,欲驾霄汉舒长翮。
我生好入名山游,欲跨鸾凤穷双舄。
年年赤脚走八华,踏破洞云处处遮。
山色盘苍郁,奔赴严子江。
建昌勒其下,江涛气势降。
独宏保障功,合住神仙宅。
古华严寺有名钟,作自赵宋祥符中。
勒四言铭闻人建,铸者为谁曰胡公。
胡公仕宋侍郎职,尝苦金严年不丰。
窗前学书晋永和,窗外山色入青螺。
永和帖言休禊事,群贤不集劳思多。
午餔将酣手将覆,忽来知心载酒过。
村前塔影矗,粉白比琼玉。
循行踏香泥,清溪曲而曲。
溪水送好香,潺潺来断续。
孔门道不二,传道有程朱。
程朱别其派,门户遂分殊。
从者病拘滞,攻者空诋诬。
春雨困连朝,此心独惆怅。
红霏隔院花,蘋泛圆池涨。
嘤嘤好鸟声,晓窗闻纸帐。
合冰当南风,春日解河浒。
相生实相融,离合谊有取。
我归明圣湖,残雪趋腊鼓。
偶忆送春游,计月才届三。
今朝重携手,河梁朔风严。
岁月倏忽易,流水听瀸瀸。
山城多鸣鸟,有鸟集豕背。
豕走鸟不飞,闲自啄其喙。
禽兽有蠢灵,所见非所在。
前日宴高台,朔风寒入口。
昨朝游洞天,雪花大如手。
雪消风未消,今夕会良友。
高山多积雪,登高望奇特。
正欲结伴游,先作消寒集。
寒消第四筵,竞入芝兰室。
短檐消残雪,冰柱几许长。
炙砚苦觅句,十指寒欲僵。
朋来促膝话,泉烹新笋香。
有梅植台北,临风发微香。
寻芳迷仄径,踯躅傍池塘。
池小凝薄冰,玲珑水一方。
布被冷彻骨,寒威入窗隙。
晓起推纸窗,积雪当檐额。
望远登高台,朔风人面刺。
严寒生虚空,孤坐苦清绝。
良朋踏雪来,邀看南山雪。
城南山势高,排空拄千笏。
一日之七岁庚午,大秩筵开数计五。
越今年华辛壬癸,我来旧雨得重聚。
昨回一阳百福生,集启消寒继消暑。
新月迎人面,其光皎且纤。
道遇高达夫,气宇雅不凡。
访碑来古寺,煮茗供清谭。
当秋作客独劳劳,山川靳不乐我曹。
壮观八月十八潮,曲江涉足欺狂飙。
九月九日约登高,山城又值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