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
吾今得之,不以敛。
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缺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
希声吾英友。
芾上。
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
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
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余尊,其它不论。
高君素收古画马,翘举雄杰,感今无此马,故赋。
方唐牧之至盛,有天骨之超俊,勒四十万之数,而随方以分色焉,此马居其中以为镇。
目星角以电发,蹄踠踣以风迅。
芾再启。
贺铸能道行乐慰人意。
玉笔格十袭收秘,何如两足其好。
黻顿首再拜。
后进邂逅长者于此,数厕坐末,款闻议论,下情慰忭慰忭。
属以登舟,即径出关,以避交游出饯,遂末遑祇造舟次。
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
芾记。
芾启。
久违,倾仰。
夏序清和。
芾顿首再启:弊邑幸岁丰无事,足以养拙苟禄,无足为者。
然明公初当轴,当措生民于仁寿,县令承流宣化,惟日拭目倾听,徐与含灵共陶至化而已。
芾顿首再启。
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
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
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
黻启。
前人回,郡官访及,方下船着公服,又欲即行,故草草数字,必不怪也。
辄假小舟至郭送彦诚观师还寺,舟至即西,至幸如期,少顷至也。
金匮石室,汗简杀青,悉是传录,河间古简,为法书祖。
张彦远志在多闻,上列沮苍,按史发论,世咸不传,徒欺后人,有识所罪。
至于后愚妄作,组织神鬼,止可发笑。
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可知。
展《文皇大令》阅,不及他书。
临写数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气焰慑人也。
五色水,浮昆仑。
潭在顶,出黑云。
挂龙怪,烁电痕。
芾顿首。
早拜见。
值雨。
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
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
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
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
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双双鸳鸯戏苹洲。
几行烟柳柔。
一声长笛咽清秋。
芾顿首启:经宿,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
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
少顷,勿复言。
芾顿首再拜。
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
芾不胜瞻颂之至。
此晋纸式也,可为之。
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复不可,只如此者乃佳耳。
老来失第三儿,遂独出入不得,孤怀寥落,顿衰飒,气血非昔。
百五十千,与宗正争取苏氏《王略帖》(旁注:右军),获之。
梁、唐御府跋记完备。
黄秘阁知之,可问也。
【其一】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其二】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
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
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
真宜批帖尾也。
双双鸳鹭戏萍洲,几行烟柳柔。
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
万槊森然老更成,要将馀韵斗僧清。
道傍谁识凌云操,只有诗人着眼明。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生海市,鳌戴三山,顷刻随轮至。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云间皓月,光照银淮来万折。
海岱楼中,拂袖雄披楚岸风。
醉馀清夜,羽扇纶巾人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