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玉

宋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迥。
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
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
未到子陵台,先见龙门石。
万物镇群峰,闯然耸双壁。
清泉界中道,亢若高门辟。
泷口波自平,沧洲分两溪。
辛勤下百粤,乍出天一涯。
近入桐庐市,潮水滥中泜。
庙中桐叶手中文,闲读高碑拂素尘。
异陇归禾曾是主,徒林射兕独留神。
关河莫问周秦事,花木谁分汉魏春。
句章太守钱君倚,湖上新为众乐亭。
花木岂徒游子爱,笙歌长与郡人听。
坐来高韵天风起,饮罢馀香夕雨零。
东南真赏有齐山,路隔江湖到者难。
绝笔扫成千仞翠,数峰高挂一堂寒。
林僧旧居云泉侣,刺史今为侍从官。
令狐太守好权奇,画楼新建月波晖。
风光似逐水仙去,物色如从云汉归。
春澹瀛洲浮海曲,涛惊渤澥起天围。
东吴王孙归挂冠,玉丝红鲙满雕盘。
狂吟但觉日月久,醉舞不知天地宽。
小圃移花山客瘦,夜窗捣药橘童寒。
尺一除书与会稽,陋儒何以报天辉。
岂惟大幕张红旆,更得全家住翠微。
千骑晚随龙节去,一帆春送鹢舟飞。
越国风光与众殊,贰车才调世应无。
晴楼对酌云平海,夜榻分题月满湖。
吟啸江山君好手,主张诗酒我非夫。
雨后稽山紫翠毫,使君千骑压云鳌。
楼台日暖花木丽,河汉夜凉丝竹高。
瀛馆久淹骐骥足,越人今识凤凰毛。
寄问副车毛国镇,别来风味久如何。
蓬莱阁上谁同饮,宛委山前几番歌。
应向兰亭摛彩笔,曾教西子画清蛾。
秦望山前晓雁斜,蕺山云外看黄花。
谁能蒂芥关心绪,且插茱萸伴物华。
岁计簿书宁有尽,日生公事了无涯。
宛委山前舣画船,攀萝渐入太霄边。
因寻大禹藏书穴,深入阳明古洞天。
万壑秋光含细籁,数峰寒玉立苍烟。
向晚西园饮乍阑,山公酩酊上轻鞍。
东方千骑随车出,南国佳人夹路看。
纵目渐迷山色远,回头犹忆水声寒。
昔览微之州宅篇,待将屏障写山川。
更看白傅明月句,欲上高楼跨紫烟。
盘纡星斗旁六郡,零落风骚三百年。
望海亭前春色深,风光澹澹海沈沈。
潮如世路来还去,山带城芜古到今。
坐见微云生别岸,吟惊幽鸟起层阴。
纤纤初日射西楼,楼上帘旌卷绣钩。
数襞断云秦望晓,一声寒雁鉴湖秋。
烟波憔悴西施国,风月飘零范蠡舟。
堂上萧然昼户开,澹松疏竹荫苍苔。
白云无事不肯出,幽鸟有时还自来。
何处覆车迷径路,几人缓颊走尘埃。
老去春来事事慵,春阴独酌小楼中。
一千里色江南岸,二十四般花信风。
只有溪山迎醉目,更无尘土倦樊笼。
书报蓬莱高阁成,越山增翠越波明。
云收海上天地静,人在月中金翠横。
游女弄芳珠作佩,仙人度曲玉为笙。
海天东下越王州,碧城缭绕环山丘。
春晴紫翠堆绮屋,日暮烟雨藏朱楼。
禹祠花底金穴峻,贺老门前银汉秋。
遂翁亭畔碧桃开,招隐溪头画舫回。
曾奉云鸿此真赏,到今羽翼出尘埃。
闲窥玉字书千卷,渴饮金茎露一杯。
久从光禄长城戍,却到严陵旧钓滩。
休问簿书边报急,且听宅舍水声寒。
舟浮南渡云千里,睡起东窗日数竿。
千家楼阁丽朝晖,人到于今说钓矶。
雨后数峰骄欲斗,春来两港活如飞。
高吟多谢沈家令,中酒长怜杜紫微。
十载从军去又来,强为颜面走尘埃。
久惭簪笏未归去,且喜妻孥共此来。
旋撷岸蔬供野饭,欲题岩壁拂苍苔。
闻道银符渡睦溪,桐山应为长清晖。
渔翁几十迎舟拜,沙鸟成双夹旆飞。
检点簿书茶贡蚤,体量风物橘奴肥。
阔步曾飞到广寒,一麾聊顿野云间。
虬蟠涧底未失水,鹤在笼中且看山。
旧日笑谈犹壮否,近来书信亦稀还。
新定溪山国,病怀忻所依。
桐君谈药妙,严濑得鱼肥。
吏退钞书谱,朋来典道衣。
疏竹闲花阴,了无尘土侵。
旌麾千骑长,风月一堂深。
海气生吟榻,烟香披醉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