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雨雪东南行,贫交家上京。


当时孔北海,极重郑康成。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
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太白犹悬北斗没,行人衣上霜拂拂。
下马饮酒歌苦声,新丰主人莫相忽。


人奴亦有封侯骨。

太白正高北斗低,行人出关鸡乱啼。
他乡无人是知己,欲归未归东复西。


弊裘愧见家中妻。

太白初升北斗落,行人早起车鸣铎。
岂愿身离父母邦,山川路远非不恶。


贫贱未知生处乐。

浮云浮云,集于扶桑。


扶桑茫茫,日暮之光。


匪日之暮,浮云之污。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匪盐匪酪兮养梨枣。
曾高云仍兮动阅数世,手树成栋兮鬓犹未槁。


一屈肘兮代谢,一寤寐兮谏夷歌皓。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忧,草木春青兮黄为秋。
云出云还兮人世晴雨,寒拾槲叶兮以襦以裘。


顾独影兮无愧意,行小倦兮荫樾以休。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饥,饮有菊水兮茹有芝。
辟谷孔易兮何涝何旱,漱咽沆瀣兮曷其耘菑。


野粟稔兮酿酒,醉而歌兮樵者和之。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我逝南陔,言陟其岵。


昔我行役,瞻望有父。


欲养无由,风木何补。

涧松童童,蛙黾邻兮。
丘草萋萋,荡青云兮。
凡百君子,慎乃托身兮。

瞻彼阪田,厥黍始华。
胝足胼手,嗟嗟我农夫。
瞻彼阪田,黍华以秀。

迷阳如束,母罥子足。


伊其扫除,视葹则馥。


媒媒厥好,以余贻辱。

薇省虚尘列戟班,金茎露表迥难攀。


身从手板聊称贱,意托爰书可废闲。


不分归人私日月,唯堪到处有湖山。

词客兰台旧姓班,些成松柏恸堪攀。


非熊自枉车中载,汗马那容牖下闲。


人向九京回白日,天留三管施青山。

先朝词客胜扬班,地近烟霞许暂攀。


高卧不招衰凤叹,中兴翻睹伏龙闲。


遥飞郢里歌中雪,恍踏苕溪雨后山。

把袂吴闾里,含香汉署游。


风尘二千石,湖海一孤舟。


门刺通文举,碑辞识太丘。

试问西京日,终童更有无。


青云流辈尽,白雪和人孤。


布帽时堪掷,篮舆少给扶。

客间疑鬓发,天上见文章。


以尔丈人行,当时童子郎。


霜风鸣蒯铗,春雨涩荷裳。

刘郎壁立无担石,少年场中逞颜色。


袒跣豪呼众辟易,彭城有客亦摴蒱。


乾坤一掷分枭卢,区区百万何为乎。

乡里小儿爱儿戏,丈夫胡为亦如此。


头颅四十可知矣,铜池池上南风微。


庾公无金但袖手,何人赎取太真归。

长安酒旗红刺日,少年半死邯郸瑟。


三月飞花何太疾,庆卿被发悲且歌。


故人相遇不尽饮,明日单车愁奈何。

昼晴初解白杨哀,忽地萧骚暮响催。


不是陇头春不到,西江风送薤歌来。

杨柳摇青寒食新,十年天地一伤春。


那知郢里归魂句,元是南州絮酒人。

八叶台司重,西京甲第尊。


萧家当日事,不必至今存。


刺史开廉里,君王表义门。

伊昔求羊径,曾为半刺除。


只今罗雀巷,重枉故人车。


舌在牙从少,官贫气自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