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


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六十衰翁儿女悲,傍人应笑尔应知。


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


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

幼舆只合著山岩,误被恩光不盖惭。


人怪衰翁烦尺一,心知造物赋朝三。


飞腾岂少摩云鹘,蹙缩方同作茧蚕。

岁岁常为锦水行,驿前双堠惯逢迎。


草深闲院虫相语,人静空廊月自明。


病起酒徒嘲小户,才衰诗律愧长城。

醉里来寻涧上花,已飘残雪散馀霞。

曲生也解欺人老,风伯无端妒物华。

不恨童心伴蜂蝶,但愁病眼厌风沙。

黑云垂到地,飞霰如细砾。


我从湖上归,散发醉吹笛。


少年志功名,目视无坚敌。

通子还家已九龄,从师衿佩两青青。


长成勉作功名计,勿学衰翁老一经。

星象南宫远,风流上客稀。


九重思晓奏,万里见春归。


棹发空江响,城孤落日晖。

东道如闻近稍安,乘骢按部凛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从来言事官。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谓徐公不堪用,诸人自与世沉浮。

白发熙宁老诤臣,凛然心胆大于身。


吾侪坐看冯唐去,谁起云中废弃人。

君注起居同左史,我为委吏退延和。


共经南陌东风急,侧帽偷看意已多。

自起约书床,炉烟细细长。


稍呼营酒客,新试焙茶方。


夜雨花棚绽,朝盘豆角香。

出门天意已垂垂,湖上回鞭雪满衣。


人在水晶宫里住,马从银色界中归。


树头云冻依然在,湖面鸥寒断不飞。

小窗梅冷一花明,卧榻尘空六尺横。


多谢去年湖上雪,随风时到竹坡鸣。

天寒归路雪霏初,家近钱塘十里湖。


乌帽举鞭谁画我,固应全似灞桥驴。

此生寡偶固其宜,何况身从老得衰。


门外设罗谁一顾,道旁倾盖子相知。


断金已定交游事,伐木仍传故旧诗。

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


结束还军府,光辉过御沟。


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

朝过春关辞北阙,暮参戎幕向南巴。


却将仙桂东归去,江月相随直到家。

卖药偏成隐,相逢但布衣。


梅江秋外别,花屿雨中归。


远火千峰夕,遥钟独雁飞。

山中归兮景暮,筵白云兮饯俎,汲甘泉兮为酌,列西山兮为簠。


鸣山鸟兮当歌,袅游丝兮缕舞,欢饯君归兮君生悲,北顾黄云兮横烟雾。


山中景兮人不知,归见外人兮不足为道。

允中不允中,中在虚无里。


无在无无在,自见天之理。

宇宙开鸿运,东南毓骏才。


华名悬八斗,秀色动三台。


磊落贤豪契,纵横哲匠来。

涉江采芙蓉,露华不盈筐。


杂之兰为佩,申之蕙为纕。


持此孰与赠,美人天一方。

西北有高楼,长眺起我思。


我思非今人,古人莫见之。


孟轲尊仁义,妾妇秦与仪。

泮宫乐育万菁莪,折柳西湖奈别何。


鹦鹉莫题当日赋,骊驹须唱旧时歌。


新居近海鱼虾贱,旧学闻诗草木多。

山甫病归峡,僧言药有瘳。


自怜三岁长,多白几分头。


水鸟工吟夜,阴蛩苦话秋。

高人霞裾青玉筇,径行自挟双青童。


飘然独往不可挽,逸气矫矫如飞鸿。


峰回涧折流淙怒,仿佛崖阴见行路。

鹰犬萧萧得隽回,独骑瘦马下崔嵬。


南山风雪黄斑出,不见将军纵猎来。

天涯作客空成赋,岁杪还家未拜官。


到日音书仍北寄,别时风物重西看。


云迷燕赵千山暮,雪满关河一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