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竹鞋葵扇白绡巾,林野为家云是身。


山寺每游多寄宿,都城暂出即经旬。


汉容黄绮为逋客,尧放巢由作外臣。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造化无情不择物,春色亦到深山中。


山桃溪杏少意思,自趁时节开春风。


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
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

翠阴浓合晓莺堤。
春如日坠西。
画图新展远山齐。

天吴驾云阆海,凝春空灿绮。
倒银海、蘸影西城,四碧天镜无际。
彩翼曳、扶摇宛转,雩龙降尾交新霁。

泠泠幽谷泉,近在青峰下。


使君去穷源,林外留车马。


一径穿筱深,蔽日复潇洒。

神物藏胜地,深林隐苍峰。


威夷渡浅岭,爱此泉一钟。


古今未见赏,荒然草苔封。

红尘飞不到阑干,十二朱帘卷暮寒。


上苑莺啼花木暗,六桥人散水云宽。


春风玉佩骖黄鹤,夜月琼箫驻紫鸾。

路穷平楚近还疑,忽敞空亭碧四垂。


延尽绪风仍岸帻,踏残凉月更飞卮。


催花别按渔阳掺,拂藓仍看幼妇碑。

轻阴傍楼易暝,带春云步绮。
画阑绕、冻柳初荑,暗结沈恨天际。
细禽唤、年光冉冉,荒波荡晚疑无霁。

今岁西湖上,经行始此回。


轻烟认花柳,细雨识楼台。


春半已多日,官闲能自来。

裙色草初青。
鸭绿波轻。
试花霏雨湿春晴。

四十年来旧事,在心头难写。
叹梦里、多少风光,暗随逝水同泻。
但药影寒窗,花气空帘,白昼如长夜。

莺花箫鼓绮罗丛,人在熙和境界中。


海宇三登歌化日,湖山一览醉春风。


水摇层栋青红湿,云锁危梯粉黛空。

丰乐河边杨柳疏,半黄浑似早春初。


晴风不著行人面,欲问桃花开也无。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屡往来。


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

湖上青山俯郡城,孤亭无改昔贤名。


杯衔落照千林影,槛倚长天一雁声。


寒雨自怜征路远,重关谁识战场平。

日边高拥瑞云深,万井喧阗正下临。
金碧楼台虽禁籞,烟霞岩洞却山林。
巍然而适构千龄运,仰止常倾四海心。
诗家依阙下,野景似山中。
兰菊俱含露,杉梧为奏风。
破门韦曲对,浅岸御沟通。
由来沃土偏宜稼,一上丰山望可怜。
半郭树林环涧曲,万箱禾黍负城边。
春风馌亩欣田畯,秋日分门给社钱。
羡此民风何太古,邦人相见每从容。
田中滞穗堪遗寡,廪衷多稌合庆农。
酒熟漫寻芳草地,诗成偏在白云峰。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
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
层楼高处宴王孙,湖上青山落酒樽。
三百年来春一梦,月明还照涌金门。
岩壑环滁面面奇,堂开况枕玉泉湄。
停骖欲访名贤迹,剔藓还看幼妇碑。
远岫横拖云断续,夕阳斜带树参差。
霜天正排字雁,恋樵林钓渚。
典裘醉、孙楚楼头,华夫吟屐曾住。
忆同溯、冰潮挂席,君归四百烟峰去。
手捻黄花,对西风无语,双鬓萧萧。
韶华暗中过眼,零落心交。
登临把酒,更谁伴、破橘持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