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星坼台衡地,曾为人所怜。


公侯终必复,经术昔相传。


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

三乡过日君年几,今日君年五十馀。


不独年催身亦变,校书郎变作尚书。

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


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既有亲人术,还逢试吏年。


蓬蒿千里闭,村树几家全。


雪覆淮南道,春生颍谷烟。

衰疾悟止足,闲居便静修。


采芝深谷底,考槃南涧头。


之子亦早见,枉帆经旧丘。

皂盖朱轓出凤城,西风荡漾马蹄轻。


新除明府声华重,旧说郎官玉雪清。


城郭月中无犬吠,山田雨后有人耕。

南国古来风物好,早时游览熟登临。


青山满路人家远,丹橘隔江秋色深。


官况暂应劳折狱,病怀终自重分襟。

空色青苍寒日明,迟迟携手出柴荆。


长贫少得交游者,渐老不禁离索情。


去路浦帆当晚落,到官江草已春生。

绿发监州丹府归,还家乐事我先知。


群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觞初见时。


黄卷新书芸委积,青山旧路菊离披。

骊驹系雨向郊墟,长夏分携伏枕余。

百代家声重赖汝,半生心事独愁予。

东归松槚停骖外,南去鲸鲵避楫初。

不与名利隔,且为江汉游。


吴山本佳丽,谢客旧淹留。


狭道通陵口,贫家住蒋州。

拟归云壑去,聊寄宦名中。


俸禄资生事,文章实国风。


听潮回楚浪,看月照隋宫。

身为百里长,家宠五诸侯。


含笑听猿狖,摇鞭望斗牛。


梅花堪比雪,芳草不知秋。

骅驹西行四千里,直度经桥百寻水。


石上菖蒲未见花,蒙顶茶牙初似觜。


采时应忆故园春,故园开焙亦思人。

我爱先生,其冷者官,其热者肠。
羡康乐宣城,君之家世,蠙珠浮磬,此是家乡。
人道马曹,我知鱼乐,苜蓿堆盘也不妨。

四十曳青袍,功名晚未遭。


贤人固难进,小邑且徒劳。


秦俗讴谣口,雍州形势豪。

蒲津名郡得名公,谏纸盈箱且罢封。


红药阶墀曾吐凤,绿莎厅事旧鸣蛩。


下车首谒重华庙,入境先经五老峰。

大抵人生乐故居,山川况复汉南都。


别来坟墓有宿草,归去田园多绿芜。


银印莫羞双鬓白,锦衣兼照两轓朱。

东南宦迹多胜游,婺女星下溪山幽。


严陵隐德七里濑,沈约诗名八咏楼。


岸上黍离经故国,湖边木脱正高秋。

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

依依行色满帆樯,又借仁风惠远方。


暂去长沙非贾谊,犹虚计相待张苍。


槛前波浪潇湘阔,雨后汀洲橘柚香。

三千里外梅花岭,十八滩边雁序心。


一叶烟中亲渡海,双凫堂上伴弹琴。


官廉合浦珠仍返,鹏在南溟县正临。

桃花春水古城濠,僧寓遥烦降节旄。


双鬓相逢惭我老,十年不见觉官高。


新篇烂漫牛腰卷,旧酒淋漓狮子袍。

东风香草路,南客心容与。
白皙吴王孙,青蛾柳家女。


都门数骑出,河口片帆举。

春尽之官直到秋,岭云深处凭泷楼。


居人爱近沈珠浦,候吏多来拾翠洲。


賨税尽应输紫贝,蛮童多学佩金钩。

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


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


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遥遥去舸新,浸郭苇兼蘋。


树列巢滩鹤,乡多钓浦人。


虹分阳羡雨,浪隔广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