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木欲静,风不止,子欲养,亲不留。
夜诵此语涕莫收。


吾亲之没今几秋,尚疑舍我而远游。

为怜上轿啮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


客子心心愁欲暮,碧云偏作半阴天。

山穷喜见一平川,不似林中不识天。


只出此山灾便散,何须更问小行年。

涧泉劝我出山迟,曲曲遮留步步随。


泉自多情侬自闷,今宵会有出山时。

晚风寂寂树阴阴,松不悲鸣竹不吟。


只有清泉逢白石,向人刺口说山林。

芦深石路旋芟开,藤絓肩舆却倒回。


兰蕙连山为谁好,芭蕉满谷不缘栽。

草光叶润亦清佳,翠里生香不是花。


一事说来人不信,蕨长如树蚓如蛇。

林中亭午始微明,枫倒杉倾满路横。


黄叶青苔深一丈,先生却爱此中行。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山有乔木,有条有柯。


人无兄弟,云如之何?


寤寐怀思,忧心实多。


翩翩者鸿,行彼幽草。

舍北参天乔木长,依凭清荫护高堂。


鸟啼杳杳重阴合,风到翩翩翠叶凉。


已许孤高凌夏日,不妨坚老要秋霜。

何可无乔木,多年雨露成。


是间凉意别,长夏绿阴生。


日度云旗影,风含涧水声。

环堵萧然五亩宫,王家玉树徙从东。


门前旧榜仍通德,花底邻居是故丰。


所至子猷须种竹,那能仲蔚不诛蓬。

独树闲堂少四邻,东风黄鸟唤行人。


若教飞上龙池柳,还忆家林薜荔春。

半亩桑麻绕舍青,雨馀晴翠入闲庭。


春来多少生生意,分付林扉昼莫扃。

琴边霜菊袭人芳,鸟外寒松落幔凉。


若道丘园心赏薄,渊明何事忆柴桑。

云影蕉台秋气清,半檐凉雨夜深情。


湘帘不卷犹残醉,遍向萧萧叶上声。

花里春云拂树开,半林初日映寒苔。


数声幽鸟啼来近,似惜红香落酒杯。

山盘霜韭夜中尊,细雨清灯竹下门。


不是少陵才独健,暮云春树更谁论。

竹里烹葵挂马鞭,松间敲火起孤烟。


谁知半向林中榻,无限风流寄辋川。

三绝韦编理尚玄,若为残帙究先天。


卷帏坐对梅花月,悟得羲皇未画前。

笑拂孤桐媚此君,似携馀兴度湘云。


夕林径小人稀到,弹与辽天海鹤闻。

海云飞尽见冰奁,止水无声堕玉蟾。


凉影满天秋袂冷,为谁遥夜独钩帘。

东野英溪英,妙寄寒苦诗。
里社今有井,谁构亭覆之。
想彼异代贤,孤标夺葳蕤。
凤文麟德明时出,延揽英豪网罗密。
佳气低连太液云,祥光高映长安日。
当朝二阮非晋俗,不谈玄虚重儒术。
姓隐吴市门,岩耕郑家谷。
赏心适淹留,衡庐谢栖宿。
眷言寄皋桥,讵睎梁鸿躅。
乔木张帷幄,小溪环佩声。
清风复飒然,三者固难并。
而我兼得之,世俗亦不争。
城上苍虬困不醒,春阳己半未回青。
只应一夜新雷震,渐放繁枝拥日星。
堆案盈庭势未休,灰心聊此作天游。
剪除榛莽成幽径,支架茅篁接古丘。
叶密风多能庇暑,云开山出更宜秋。
引得清伊一派通,三湾相接势无穷。
便成渺渺江湖趣,更有萧萧芦苇风。
西洛故年为胜地,东田今日属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