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


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风尘何意味,物色到山家。

麈尾聊须掷,羊皮敢向夸。

出真成小草,得亦是空花。

孙郎负宦声,而乃发遐想。


厌作海外丞,愿为五湖长。


父老揽袂言,神君欲何往。

昔读招隐篇,白云栖桂树。


矫首望白云,吾亲在其处。


是以夕上书,朝即挂冠去。

那因九折始回车,勇退功名世不如。


官似骑曹看引马,心同学士爱焚鱼。


新篇渐出归田赋,旧草犹存谏猎书。

初闻□□□□□,□□□□□□□。


□□□□□诏去,帝师元爱赤松游。


两都新赋□□□,□□□生自请留。

罢归安计拙,衰至怯恩深。

自饮终天泪,谁伸去国心。

一官堪屡掷,千载欲平沈。

一载仍容借寇恂,双旌山畔粤江春。


封章郑重循良绩,归计迟留畎亩身。


海舶利成旁落势,陆梁风起近边民。

遗墨持归走僮仆,想见开缄重薰沐。


百年珠玉慨沉埋,袖拂蛛丝光夺目。


遂令短纸一尺余,价压书巢三万轴。

南来憔悴一身存,归雁哀鸣久失群。
莫怪夜行人不问,形容岂似故将军。
葛藟绵绵长道边,独行踽踽亦堪怜。
邯郸正近君乡里,好借仙翁一枕眠。
有赫丝纶宠,空贻老病羞。
命从今日下,事比去年愁。
已向祠官去,犹为讲席留。
银榜仙宫桂满岩,何时雪夜挂孤帆。
枕中鸿宝新来注,海上鱼书旧日缄。
千里归心看短剑,百年病骨付长镵。
固陵一疏拟求闲,开府恩深未许还。
岂但六州军事重,借君题遍九华山。
建节凉州万里回,若为乞取铁丘台。
江南大似淮南日,强为君王卧治来。
岁晚莫情疏,方期解缆初。
故人忧见及,内热比何如。
春日繁鱼鸟,秋来把雁书。
青春动才调,扈跸上元初。
竟日莺相和,新诗锦不如。
自须开竹径,客至罢琴书。
到此应常宿,西郊白露初。
春来常早起,暮雀意何如。
一见能倾座,三车肯载书。
寺忆曾游处,南楼纵目初。
途穷非阮籍,赋或似相如。
能吏逢联璧,将军有报书。
一径穿云入翠微,中丞祠庙出林霏。
诛求榷吏恩能逭,采摘山家愿不违。
力食总馀君子泽,绣裳真念小人依。
红缨白羝双作牵,绿尊缥醴黄封全。
尚书传诏太守宣,车骑杂遝隘里廛。
天子敬老还贪贤,安阳未得昼锦旋。
鹤骨崚嶒鬓有丝,青衫才著便思归。
高堂幸有亲堪养,未必功名与愿违。
三年不拜先生墓,一滴尤伤此日心。
古道曲村犹历历,旧松新桧想森森。
周旋未敢遗言坠,阅历空嗟往迹深。
淡烟斜日媚郊原,中有人家似辋川。
地侧忽惊车马过,三三两两竹篱边。
兀兀篮舆足欲拳,聊扶藜杖步山边。
招提此去无多地,且就僧房借榻眠。
路傍遥见一山居,欢喜犹如见故庐。
见似故庐犹自喜,如今到后喜何如。
荒墟忽见翠成堆,错认青山入眼来。
元是松林如此好,不妨归去更勤栽。
无日无时不念归,此心宜有鬼神知。
如今已作终焉计,寄语山灵莫勒移。
欲寒还暖雨还晴,极目秋郊景色明。
应是此归天亦喜,故将风日作人情。
夹道乔松几度春,青青黛色四时新。
当时若尽荒郊种,万顷清阴更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