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朝餐一顿粥,暮餐一顿饭。
每当食粥时,未免一长叹。
少年何事不相遭,胡为晚岁方论交。
海内文章士,登坛有二朱。
得徐洵连璧,友陆况冰壶。
我亦有心者,同声幸不孤。
岐路满天下,君行思转多。
到来失相见,别去感如何。
日月淹愁病,云山阻笑歌。
高谊有吾子,穷交良在斯。
不辞千里棹,来赴十年期。
杜若山中佩,梅花陇畔枝。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
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
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
蕙风初霁,且方舟荣誉、招携胜侣。
十里冷红香不断,菰叶蘋花谁数。
雁户延秋,鱼天弄暝,中酒人如雨。
尘缨乍濯,溯晴湖一角、与鸥为侣。
湖外龙山青万叠,江草江花无数。
菂苦房空,蘋疏盖掩,才过廉纤雨。
又残梦、东风吹醒。
蓦上离亭,断肠谁省。
疏柳微黄,数声寒笛乱雅暝。
苕滨衰白一羁人,五玷皇华遣使臣。
已自无恩及南楚,那能有福散东闽。
预忧刺史声名减,不称君侯佳句新。
咨余运颓侵,非复少年日。
嵇康既习懒,长卿又婴疾。
避客如避仇,俗子意多失。
智果寺旁忠肃墓,满山刺竹生无数。
磨风砺雨坚相持,犹带战酣旧时怒。
岳坟见说遥相依,坟上有树皆南枝。
著人芳绪何绵渺。
漾丝香、帘底和烟斜袅。
展卷动悲风,恍鸣涛松杪。
不敢轻将西子比。
觅得陶朱,欲泛五湖里。
画舸乘风吾去矣。
小院重门深锁紧。
秋月春花,消得闲愁闷。
道是闷愁消得尽。
世味炎凉参已透。
一树垂垂,绿遍河堤柳。
放眼静看人太瘦。
小劫红羊期已满。
扰扰尘喧,乌兔飞如箭。
往日若多来日短。
蟾窟分霜,蜂窠借蜡,沉烟重捣瑶房。
好写鲛绡,休教零落天香。
盈盈钿肌微润,似汉娇、乍试新妆。
浪作鸾栖去,惊随鹤怨还。
无心汉江水,有节皖公山。
此事真堪话,诸公宁厚颜。
寄语看花江上人,清明时节好来频。
清明节后多风雨,风雨颠狂恼杀人。
日日花前金叵罗,百年能得几经过。
花开花谢人还老,狂客狂吟莫厌多。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画船。
记得吴儿《竹枝》调,为君高唱百花前。
寒食清明正好春,看花须着少年人。
少年看花花自喜,白发看花花亦嗔。
黄家渡西多好春,黄家渡上酒能醇。
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风流有几人。
江花红白最堪怜,莫惜看花费酒钱。
他时白发三千丈,纵使频来不少年。
吴姬玉手好琵琶,少小声名到处夸。
但使主人能爱客,年年来此看江花。
千株云锦照江沙,沙上青旗卖酒家。
莫怪狂夫狂得彻,吴姬玉手好琵琶。
江水东流更不回,行人白发苦相催。
只恐明朝风雨恶,夜深灯烛亦须来。
水上花枝日日开,行人头白不能来。
请看门外东流水,流向沧溟更不回。
吴淞江上好春风,水上花枝处处同。
得似鸳鸯与鸂鶒,时时来往锦云中。
倚天楼阁岳之城,胜概无边眼底生。
都宪有诗为世重,大参赓调本非轻。
范公素抱忧民志,别驾非无用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