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肝胆真堪比素琴,俗交那得此情深。
五年秋署人如玉,二月春城柳似金。
文字总关经世业,诗篇不改岁寒心。
雨馀官署动新凉,纵饮高呼自酒狂。
忽忆昔年歌转啸,相怜此夜慨当慷。
愁听魏武乌三匝,惊见燕京雁几行。

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


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


童年且未学,肉食骛华轩。

乡垒新恩借旧朱,欲辞灊皖更踌蹰。


攒峰列岫应讥我,饱食穷年报礼虚。

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


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竹引携琴入,花邀载酒过。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

忆曾归自雪边州,帆落中

二山巉绝照南州,俯看千樯总芥舟。


日脚镕金浮巨浸,波声翻雪撼高丘。


钟闻两岸诗无敌,口吸西江话已酬。

为个朝章束此身,眼看东路去无因。


历阳旧客今应少,转忆邻家二老人。

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


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

北峰压城苍,南岫缘溪绿。


谁知昔人游,尚想丛桂馥。


鸟兽安可群,呼鸣自为族。

此邑有顶山,下潜子母虬。


其子去为雨,以救乡人忧。


前擘穷峰开,化出百丈湫。

上人图画故人诗,相见灯前夜雨时。


无限云山与烟树,总含秋色是相思。

寒禽衰草伴愁颜,驻马垂杨望雪山。

天高月白夜漫漫,倚杖来看月下山。


老眼直穷烟霭外,诸峰浑在有无间。


翰林耽酒今何处,仙女乘鸾去不还。

沈翁昔日补天炼五色,天漏纵横完不得。
且从河汉觅支机,肯向陵阳泣含璧。


一拳气夺二华青,双岭寒分洞庭碧。

三过王园兴转新,为贪幽景岂关人。


苍苔印鹿尤堪赏,古树啼鸦也不嗔。


自有真山当北户,任他流水入西邻。

归舟无所有,只得二珍禽。


与我为闲客,娱人是好音。


餐须香米滑,浴贵翠盘深。

一水分京口,双峰作海门。


潮蒸寒日气,天插白云根。


十里钟声接,中流塔影奔。

二禽泷水至,绝与画眉同。


欲得长相唤,须教各一笼。


不惊多饮啄,无恨是雌雄。

曜灵无停机,四序互相更。


惟有暮春节,在昔重其名。


姬旦城洛邑,多士方来并。

连年行役厌间关,踏遍千山见二山。


欲识泉南山面目,群山总在一亭间。

休说边埃扫不清,如君出处极分明。


西湖旧有骚人分,南岳新添散吏名。


吟苦只因听雨久,心闲直待买山成。

姑射双仙玉不如,一尊花底斗璠玙。


梦回大庾繁霜外,吟断孤山片月馀。


寂历寒香飞枕簟,玲珑疏影出庭除。

旌旆遥遥海色开,燕城春雪照离杯。


分耕乍息秦兵战,转饷仍劳汉使才。


京口云山围省署,广陵花月傍楼台。

佳节西园燕赏同,相将才子集芳丛。


帘前霁雪飘仙掌,席上春星绕汉宫。


万里清愁悬别鹤,千门寒色动归鸿。

梵刹斜阳里,孤舟系水濆。


竹林幽把袂,兰若净论文。


古碣横苍霭,疏钟出乱云。

冯高秋望杳无涯,表里河关拥汉家。


已倩白云扶落帽,更携黄菊散空花。


清砧出郭催寒近,返照衔山度鸟斜。

载酒荒村二妙来,名花入座对尊开。


江皋暂辟羊求径,暑气先消河朔杯。


棹发鱼龙皆起舞,人闲鸥鹭总忘猜。

奉君千斛酒,不尽万古情。
但令日日事狂醉,何用身后留空名。


汉家当时重公卿,天子亦复称圣明。